从《伤寒论》浅议小儿发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发热,历来是最寻常不过的症状,但又潜藏着最大的隐患和最复杂的病机,也是让很多医生不能掉以轻心的疾病。然而,小儿在目前社会属于发热最大占比的人群,本文主要议论小儿发热的理法方药。

      民间有言:能治了感冒的医生才是一个好医生。足见感冒发热的复杂性和危害性,故而医圣张仲景专著《伤寒论》而论外感,可《伤寒论》又不仅只谈外感,其博大庞杂不可估量,对于小儿发热更是具有很重要的辩证指导意义。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胸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问曰:病人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实,大便难是也。(179)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185)

    从以上《伤寒论》的条文中可以看出,日常发热无非伤寒和温病两端,伤寒无非表证、半表半里证、阳明里证,也就是太阳证,少阳证以及阳明证。而温病的概念,仲景先师同样在第6条中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所以对于小儿的发热,《伤寒论》已经具有足够的辩证指导意义,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对于小儿发热,体温高是共性,如果需要治疗,我们首先辨属于伤寒抑或是温病,我这里说的伤寒是一个大概念,这个伤寒包括表证,半表半里以及阳明里证,但是温病其实和伤寒的阳明里证是有交通的,也就是说温病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伤寒论》的阳明里证,如果从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辩证的话,温病的气分证就是伤寒的阳明里证,从自我临床实践证明亦是这样的,而温病的卫分证其实亦是气分证的外在瞬时反应,主要依然是气分证为主,卫分证为辅。对于伤寒方面,我们从《伤寒论》提纲第1条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无论太阳表证,属于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均有恶寒发热,为什么我说太阳表证呢?其实表证分为太阳表证和少阴表证,《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其实就是太阳表证,发于阴其实就是少阴表证。且恶寒是一个很重要的辩证法眼,这个是区分小儿发热属于表枢里的重要指标,对于能够表达的小儿来说,小儿可以告诉大夫,自己是否觉得冷,而对于不能表达自己是否恶寒的孩子,这成为辩证的难点。其实,少阴表证在小儿身上几乎不存在,太阳表证也是很短暂的,当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疾病已经传变,一个原因是小儿的生理特性造成的,小儿本身易于传变,易于化热入里,容易从太阳表证传变为少阳证或者阳明里证,或者在家长和个别医生的误治下加快传变,从太阳表证加快进入阳明里证,或者少阳进入阳明里证,甚至造成并病。有一个问题,是人类的恶习,认为发热了,让出汗就会好,这个是错误的,导致很多人见发热就是捂汗、重发汗、不停的频繁的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的根本是治病求本,不是看到发热就解热、镇痛、发汗,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就是相当于麻黄汤,麻黄汤就是对于太阳伤寒表证也只能使用一次,病不好就只能再使用桂枝汤了,温病需要顾护津液,伤寒同样需要顾护津液,胡希恕老先生就说了顾护阳气,阳气就是津液,所以,伤寒论反复说,衄家、汗家、亡血家、疮家、淋家等禁止发汗,就是禁止用麻黄汤,就是不能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不然上了津液(阳气)之后,扁桃体就红了,甚至化脓了,甚至没有小便了,再加重就是抽筋了,眼珠子不能转动了,孩子眼睛直了。还有一个发热就是本身就是温病或者阳明病,不恶寒而恶热,不属于伤寒,就是阳明病或温病的气分证,或者卫气同病,很少达到营血分证,基本是在耽误以及误治的情况下达到营血分证。我治过一个小孩子,五岁,发烧一周,喝了西药中药不见好,很快就是39度多了,家长快要奔溃了,是广州的,在同仁堂找到我看的,我一看孩子的舌头,就和草莓一模一样,我就用了清营汤,水牛角、生地、玄参、黄连、竹叶、金银花、连翘、丹皮、麦冬,喝下去半个小时就浑身出汗了,下达体温都成了35度了,没有再发烧了,这个方子不是发汗的,可是它或许会见到出汗,临床中不一定,邪有出路了。小儿温病在卫气分的多,所以小孩子发烧的治疗说简单也难,难就难在辩证,但是小儿发烧就是这几个范围:太阳表证、少阳证、阳明证,温病的卫分证、卫气合病、气分病,其中太阳病表证的伤寒和中风证时间很短暂,一般都传变了,当我们开了麻黄汤或者桂枝汤,回去还没有喝上,病就已经到了少阳或者阳明了,所以小儿的麻黄剂和桂枝剂用的特别少,药赶不上趟,没有办法的。我们再看《伤寒论》179条:病人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传变的太快,所以柴胡剂和白虎剂用的多,柴胡和石膏,石膏不需要先煎,先煎的溶出率也不大,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时间再长也一样,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明是阳明证,用了白虎汤,效果不好,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放粳米,粳米可以加大石膏的溶出率,石膏不溶所以没效果,伤寒阳明病要用石膏,温病气分证要用石膏,必须加粳米才有效,起码效果很好,如果是温病的卫分证可以银翘散加石膏而不加粳米,这个可以,取其气就行了,不需要味,少阳阳明并病柴胡剂加石膏,也可以不加粳米,和解为主;所以我们在小儿身上基本看不到少阴表证,很少看到太阳表证(伤寒证和中风证),因为要传变,也很少看到营分证和血分证,看到就是耽误的太厉害了,时间太长了,或者误治的太厉害,我们更多看到就是少阳证、阳明证、少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温病的卫气分证、气分证。所以小儿发热说难,辩证准确了也简单。具体的少阳证是怎么回事就不用说了,阳明证有两种,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但是阳明病胃不一定实,还有“但热不实”的,所以下不厌迟,尽量不要早下,不要早通大便,如果要通 ,剂量一定要小,轻一点,不要泄下,还要注意就是用下药必须加强滋阴的力度,津液就是阳气,就是正气,伤寒和温病同样都需要顾护阴液。阳明病实证用大量的麦冬、生地加白虎汤再加大黄,效果非常好,陈修园和胡希恕老先生都这么用。清代的温病家杨璇温病卫分证就是气分证的外在反应,不存在到气才可清气,银翘散加石膏直接用,甚至可以稍微加大黄,用之临床,同样效如桴鼓,但是清气、清营、凉血可以酌加透表,火郁则发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