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个笨人的成功之道,全靠这5个笨功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资质是存在差距的。

世人通常会更关注和青睐聪敏的人,而忽视资质平庸的人。但晚清名臣 曾国藩却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完美地诠释了:笨,其实也是一种优势。

曾国藩从小就被人视为“愚蠢之辈”。左宗棠评价曾国藩:“才具稍欠开展。”直白的说就是觉得他脑子不灵光。连曾国藩自己也承认:“余性鲁钝。”总之,曾国藩的天资实在平庸得可以。

可最后他用实践向世人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庸的人,通过自我完善,也可以成为超凡脱俗的圣贤英豪。 自古圣贤可佩但不可学,唯有曾国藩可佩也可学!

守拙:一步步一件件的做事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认为天道忌巧,凡事都想走捷径,搬弄小聪明,最终只会弄巧成拙。他在书房中悬挂“守拙”这两个字用以时刻自省,告诫自己。

守拙这一独特的人生哲学,得自于曾国藩的读书经历。他父亲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求他 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的故事:

某晚,13岁的曾国藩迈进书房点燃油灯,背起一篇三百字的小文。在他进入书房前,房间进了一小偷,听见有人进来,便躲在了房梁之上,想等曾国藩入睡之后再偷点值钱的东西。哪知曾国藩背到半夜三更还背不下来。小偷等啊等,就是不见他去睡觉,最后忍无可忍,就飞下房梁愤怒地指着曾国藩,并对他说:“你读了那么多遍,我都能倒背如流,你居然还是不会背,从未见像你这么笨的人。”随后,小偷把那篇文章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曾国藩听后惭愧不已,从此学习更加勤奋。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 曾国藩确实不聪明,但却十分有毅力。他认为,人贵有恒,有恒心则事无不成。 就是用这种笨拙的死磕精神,加上数倍于别人的努力,最后成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半个圣人”。

曾国藩从16岁开始参加科考,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还是倒数第二名。但曾国藩中秀才的第二年,就中了举人;中了举人又四年,他就高中进士。而他那些早早考中秀才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曾国藩一路走过来,靠的全是笨劲。 因为笨拙,所以不懂得取巧。遇到问题也只知道死磕硬钻,才能不留死角。所以曾国藩说:“拙看似慢,实则最快。”

不仅读书如此,打仗也是如此。曾国藩作为一个文人,并没有古代名将料敌如神、运筹帷幄的本事,他的作战要领只有六个字,就是“结硬寨,打呆仗”,从来不求奇谋巧计。左宗棠多次取笑曾国藩用兵不知变通,简直是个呆子。但曾国藩就是凭借这个笨方法,成功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

做事“一步步、一件件”, 可以说是曾国藩最大的特点。他把自己从一个非常笨拙的人,变成了一个智慧超群德行兼备的人。 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在于他的“尚拙”修身的智慧。笨拙的人不会取巧,一步一个脚印,反而比别人走的更稳、更远。

勤勉:为人当有“五勤”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曾国藩提出“以勤治事”,他说为官者当有五勤:

一曰 身勤 :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即身体力行,亲自办事。

二曰 眼勤 :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即勤于看书,也要勤于阅人。

三曰 手勤 :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即勤写字,包括写日记和家书。

四曰 口勤 :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即锻炼口才,但不出口伤人。

五曰 心勤 :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即时刻反省,锻炼心意。

这不仅是为官之道,更是为人处世之道。 五勤到手,天下我有。

比如手勤。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第一个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二个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

第三个是写家书的习惯:据说曾国藩仅在 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 ,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再比如身勤 。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在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和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都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至诚:真诚到对手都信任你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在这句话中,曾国藩告诉我们,只有天下最真诚的才能胜天下最虚伪的。而不是按照以恶制恶的逻辑来以毒攻毒,而是以水克火、以柔克刚。因为虚情假意只能赢得他人一时的好感,却不能长久,真正能够长久的唯有至诚!

在晚清时期,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是湖南人,年龄仅仅相差一岁,而且同为晚清中兴4大名臣。但这两个人的恩怨纠葛却非常的戏剧化,前面我们提到说曾国藩的天资很一般,而左宗棠正好完全相反,天资卓越,是一个绝世奇才。

左宗棠15岁就中了秀才,20岁就中举人。但之后,左宗棠连续3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而曾国藩恰恰就是左宗棠的反衬,曾国藩中举人之后,科举之路就非常顺利,中进士,点翰林,紧接着10年7次升迁,官位远在左宗棠之上。所以左宗棠看待曾国藩,下意识中就有一种敌意。

由于曾国藩的天资不是太高,左宗棠就瞧不起曾国藩,经常讥曾国藩“才短”、“兵机每苦钝滞”,就连他的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面对这些讥讽,曾国藩只是一笑置之,并且大度地承认左宗棠的能力确实是百年一遇,自己自愧不如。每次上朝时遇到左宗棠,曾国藩也主动作揖问好,态度十分恭敬。 有次左宗棠问旁人,你觉得我与曾国藩的能力孰强孰弱?旁人回答:曾公心中有左公,左公心中无曾公!

最终自大的左宗棠,被曾国藩的度量所折服,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送来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在挽联后面,左宗棠署的是“晚生”二字,而生前他从来没对曾国藩自称过晚生。 尤其是一句自愧不如,算是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瑜亮情结”画上了一个句号。

李嘉诚谈生意经时候,也说过: 如果你真诚的,连你的对手都相信你,还有什么事业做不好呢?

自省:日日反复,事事反思

曾国藩在家书中引用过朱子的名言:“ 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 。”

悔过自省,就像春天一样蕴藏着无限生机。 一个人如果能时常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自省,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生机盎然!

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圣人呢?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一直坚持写到他62岁,自省可能不难,难的是天天自省!

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描述: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总之做的好的、不好的都要反思。通过日日反思,事事反思,时刻提醒自己改掉毛病。

更关键的是,他还把日记抄录很多份,然后在朋友圈里传阅,让亲朋好友在日记里边批注。比如,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弟弟曾国华就批注道:“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加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曾国藩天资欠佳,却能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晚清的“中兴之臣”,与他不断自我完善是分不开的。而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写日记,并将其公之于亲人朋友,就是他最重要的自省方式。

求缺:凡事当留余地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曾国藩一直用这个道理告诫自己,为此,他还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阙(缺)斋”,以警示自己万事求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道德经》中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意思是最完美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通常未全开、未全圆的事物,我们才会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有一点欠缺,才有持续改善的空间,才有不竭的动力。

世人都想圆满,但是很少人警惕圆满后的后果。 事物一旦走向圆满就会物极必反,曾国藩就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个规律,才能让自己避免受到圆满的侵害。

所以做人要“求缺惜福”。 世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圆满的事物,苛求圆满的人注定不会圆满,所谓的圆满也只不过是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完美中有不完美,成功中有不成功,圆满中有不圆满,这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自古成名者,多始于笨拙! 我们之所以成不了曾国藩,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笨,而是下不了他那样笨拙的功夫。

世间天赋异禀的人永远是少数,剩下的都是资质平庸的芸芸众生!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曾国藩的这些“笨功夫”,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