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铛的人物生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1982年,徐华铛着手研究、探讨竹编的历史,总结竹编的100多种编织技法及制作工艺,并和他的竹编师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俞樟根一起,历时两年,写出了《竹编工艺》这部较为完整的竹编专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随后,他又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写出了《竹编》《中国竹艺术》《中国竹编艺术》等大型专著,出版后在全国引起了反响。其中《中国竹艺术》一书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竹子艺术的专著而列入《绍兴的中国之最》,现已成为高等艺术院校的选修教材。历时三十余年,徐华铛夜以继日、辛勤耕耘,编著出版了这方面的专集60余部,累计字数800余万,插图与照片10000余幅,有30余万字被译成外文刊发于海外。从细巧古雅的《竹编工艺》到揉捏自如的《中国彩塑泥人》,从鬼斧神工的《中国传统木雕》到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根雕》,从神形酷肖的《中国竹刻竹雕》到淳朴多姿的《中国古民居木雕》,从高耸的《中国古塔造型》到恢弘的《中国狮子艺术》等,均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华铛在著述《中国的龙》时,他对每个章节、每段文字、每张插图都是反复考虑,精益求精,注重实用,让人开卷有益。他以独到的视角,用手中的笔,把遗落在中华大地上的闪光龙珠巧妙地穿引起来,铸就了这本厚重的《中国的龙》。当初稿写就,他仔细通读后,觉得对历史和文物的叙述过重,而对传统老艺人画龙、绣龙、织龙的技法结合得不多,这会影响非物质文化传播的份量。
为此,他毅然推倒书稿,重新列出框架,并多次向古建彩画、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及南京云锦的老艺人讨教,写出了第二稿。1988年正值龙年,出版社同时接到数本有关“龙”的书稿,但只能出版一本,结果他的书稿以框架结构合理、文字生动大气、图稿优美典雅而入选,初次印刷10000册,即被购买一空。此后,徐华铛又编著出版了《中国凤凰》,同样受到读者的欢迎。
《中国神龙艺术》《中国凤凰造型》《中国神兽艺术》《中国麒麟艺术》《中国狮子艺术》等书同样倾注着徐华铛大量的心血。书中讲述的这些形象均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中的传统瑰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常表现的题材。这些书相继在天津和北京出版后,在海内外读者中引起了反响。1998年,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邀请徐华铛和宁波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古城作为“中华狮子文化”的开拓者,对台北“狮子文物博物馆”内的500余尊各种材质的狮子进行断代鉴定,并整理文献资料,进行学术讲座。
由于竹编厂创作的“六和塔”和“花塔”被国外客户誉为东方珍宝,使他对古塔产生了兴趣,历尽千辛万苦,在1986年编著出版了《中国古塔》一书。有一位北京的中学生买下了这本书,他把这本书看了三次,写了读书笔记,并给徐华铛写过信。20年以后,徐华铛感到原书太粗糙,决定推倒重来,增加了许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2007年,当这部厚重的书稿再次寄到出版社时,他接到了责任编辑的一个动情电话,说他就是20年前买《中国古塔》的那个中学生,想不到20年后能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真是太奇巧,太有缘了。
一张床,一个五斗橱,一台缝纫机,一张桌子……就是在这样一个仅23平米的小屋子里,1978年,徐华铛开始了他最初的写作生涯。“夏天天气热,写出来的稿子又是一张张的,怕弄乱了所以不能开电扇;到了夜间蚊子又多,就去弄个大铅桶打满水,把双脚浸泡在水里,又凉又防蚊子。”徐华铛写作时,他妻子还在旁边用缝纫机“哒哒哒”地做衣服,曾有朋友看到这种情景,半开玩笑地说:“小徐啊,这种环境你也能写出文章来,真了不得!” 《工人日报》曾用“五斗橱上耸起的《中国古塔》”为题报道了他写这本书的艰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