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和诸侯的不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4
节度使和诸侯的不同 A:你好,如下~ 1). 分封诸侯目的是为了拱卫王室,而任命节度使则是为了镇守边疆,抵御外来侵略。 2). 分封诸侯时将土地及居住在土地上的居民和所有财物全部封给诸侯;而节度使制度下,土地是不封给节度使的! 3). 诸侯是在封建制度下实行的;节度使制度是在中央集权下实行的! 4). 诸侯是分封诸王,一般是皇室成员;而节度使(藩镇)则是拥兵自重的武将。 5). 诸侯享有本国内官吏任用,财政,军权一切的权力;而节度使只负责掌军权(唐末后除外)
参考: A.A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置的军官。唐初,边疆有事,出征则有大总管,无事镇守地方,则有大都督。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而持有中央的节钺者,称节度使,并非正式官名。睿宗景云二年 (西元七一一),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始有「节度使」官名。   至玄宗时,沿边境设有十节度使。计为:一、安西节度使,治龟兹 (新疆库车)。二、北庭节度使,治庭州 (新疆迪化)。三、河西节度使,治凉州 (甘肃武威)。四、朔方节度使,治灵州 (宁夏灵武)。五、河东节度使,治太原 (山西太原)。六、范阳节度使,治幽州 (河北大兴)。七、平卢节度使,治营州 (热河朝阳)。八、陇右节度使,治鄯州 (青海乐都)。九、剑南节度使,治益州 (四川成都)。十、岭南五府经略使,治广州 (广东番禺)。   原先节度使不侵及民事,且不久任,不兼统。后来渐至十余年不易,兼任数镇,且多兼按察、安抚、度之诸使,集土地、人民、甲兵、财富大权于一身,俨然成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及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卒酿成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虽平,唐室为招抚安史降将,和赏平乱有功的将领,辄除为节度使,于是节度使遍布域内,大者连十余州,小者犹兼三、四州;世称藩镇或方镇。他们起初常割据一方,或联合抗命。黄巢乱后,藩镇势力愈强,彼此互相攻伐兼并,进而干预、左右朝廷,而唐遂亡。宋改节度使为虚衔,元废。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后来周幽王为了取悦美人,不惜燃起烽火,各地诸侯以为周天子有兵祸而急忙起兵勤王,岂料只见幽王安然无恙,各诸侯自此便不理周室的烽火了。周室后来被犬戎入侵,欲举烽火但却无兵来援,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周幽王被杀,中国进入春秋时代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衞、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产生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涌现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局面。 战国时期以后,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又被楚所灭;剩下的大国:秦、楚、齐、燕、赵、魏、韩被称为战国七雄。 秦王政后来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废弃分封诸侯制度,而把天下分为郡、县,由朝廷任官治理。
参考: 天之心
相同: 两者都是为了保卫王室而建立 可以建设自己的军队和任命官员 不同: 节度使是大一统时所建立,是直属于 *** 诸侯是分封的,而且可以世袭
参考: 自己
节度使系地方长官
受薪既 诸侯系皇帝分封既
好似个小国王咁
可以自己收税
通常系皇亲国戚。
参考: myself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