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戴红兵:一个合格记者的养成之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5

【人物特写】戴红兵:铸就合格记者之路的五个秘籍


2017年11月22日,传媒艺术学院的课堂上,我们有幸亲聆戴红兵女士的教诲,她,一个业界传奇,曾荣膺中国新闻奖等多项殊荣,现任武汉晚报主任。在她的专业讲座中,我们得以一窥一个卓越记者的成长之道。


初次相遇,戴红兵老师低调而亲切,身着大红袄,披肩秀发,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邻家阿姨。然而,当她自我介绍时,那份深藏不露的光芒瞬间绽放,让人惊叹。这位看似平凡的女性,实则在新闻领域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她以自身的经历和感悟,为我们揭示了成为优秀记者的五个关键要素。


1. 敢于尝试,积累经验

戴红兵强调,新闻行业细分众多,尽管不需要样样精通,但探索与尝试是提升技能的捷径。她曾从政府工作转型到新闻行业,每一段经历都为她的新闻工作增添了丰富色彩。通过不断尝试,她了解到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都成为她事业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2. 自我认知,找准定位

兴趣是激发职业热情的源泉。戴红兵分享了一位同事,凭借对娱乐行业的热爱,最终在娱乐版块大放异彩。同时,她也提醒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至关重要。过分执着于兴趣,而不顾个人能力的局限,可能会导致困境。学会变通,适时调整职业路径,是智慧的选择。


3. 沟通为王,编织人脉网

在新闻行业中,人脉是无形的财富。戴红兵强调,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能获取关键信息和资源。她举例说,了解警察和政府的关系,能迅速获取突发事件的独家报道。因此,学会与人沟通并建立信任,是成为一名优秀记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4. 为了真相,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戴红兵的坚韧与勇气令人动容。在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她为了揭示真相,勇敢面对风险,甚至在《武汉长江二桥公交车撞上盐酸车》事件中,不顾个人安危冲向现场。这种职业精神,正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瑰宝。


5. 坚守真实,拒绝假新闻

新闻的本质是真实,戴红兵告诫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底线是绝不造假。她用《纸馅包子》的案例,强调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新闻应当真实可信,否则将失去公众的信任。


6. 眼光犀利,捕捉生活中的新闻

戴红兵提醒我们,新闻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只要用心观察,任何平凡的事件都能成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比如医院急诊室和传统美食文化。


7. 承载责任,心怀感恩

作为无冕之王,戴红兵深知肩上的社会责任。无论是为革命烈士寻找归宿,还是关注濒危物种,她都以行动践行着记者的使命。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记者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戴红兵的讲座,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成为优秀记者的路。她的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我们用心铭记和实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