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先秦、秦汉(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4

探秘古代文学的瑰宝——先秦秦汉篇


21. 深邃的思考在诗篇中绽放,《天问》——屈原的杰作,仅次于《离骚》,以其170余问的反问形式,涵盖了天文、地理、神话、历史与社会万象,展现了诗人无尽的想象力和渊博学识。这部四言诗篇以独特的反问结构,节奏错落,堪称“千古奇文”,体现了屈原勇于质疑、挑战旧说的精神。


22. 春秋战国,思想的盛宴——诸子百家,众多学派如百花齐放,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等各具特色,其中儒、墨尤为显学,百家争鸣的盛况影响深远。


赋篇艺术的巅峰与创新


23. 七体的诞生,枚乘以《七发》开启先河,将七种主题融入文章,结构独特,被《文选》收录,成为后来赋体的典范。枚马并称,枚乘以生动描绘,司马相如以宏大篇章,奠定了汉赋的风格,如《子虚赋》与《上林赋》。


24. 散体赋,或称大赋,汉初兴起,至武帝时期达到巅峰,以描绘宫廷生活为主,寓教于乐,如《七发》和《天子游猎赋》,是汉赋主流的代表。


汉赋大家的璀璨星光


25.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他们的作品各自独特,司马相如与班固的《子虚赋》与《汉书》分别奠定了大赋与断代史的基石,他们的成就影响了整个文学史。


26. 扬雄的“劝百讽一”,批评了汉大赋中过多的颂扬,忽略了讽喻的本意,警示后世文学创作应保持恰当的平衡。


史家巨著与批评视角


27. 《太史公书》——《史记》的尊称,司马迁的不朽之作,其互见法巧妙地描绘人物,而《史记》三家注则详尽注释了这部历史巨著。


28. 班马并称,班固的《汉书》继承《史记》传统,成为断代史的开篇,两书共同奠定了传记文学的基石。


乐府诗与民间情感的共鸣


29. 乐府,起源于秦代,魏晋后文人以乐府旧题创作的诗篇,如《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深入民间,展现人性与社会的复杂面。


30. 《古诗十九首》虽作者未知,却标志着汉代五言诗的成熟,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成为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文学佳作。


31. 王充的“言事增实”,批评了文学创作中的形式主义,强调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平衡,为中国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论点。


32. 屈原的“金相玉质”,王逸的赞誉,揭示了其作品的高尚品质与艺术成就,对后世文人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这些古代文学瑰宝,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的巅峰,它们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对中国文学深远认识的旅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