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中有哪些知识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9-10-25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背景。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被迫辍学随父亲放鸭。
“竟”“忽然”,表明变故出人意料。“一落千丈”突出变化之大。
第二部分(第2段到27段):写杜小康父子俩到达目的地后,在芦荡中安了新家,开始了放
鸭生活。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到19段):父子俩到达目的地前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通过环
境描写和鸭们的表现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孤寂、恐惧、好奇。
第2段: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对家和往日生活的留恋。
第3段:“沉着脸”“撑”“赶”,这些神情、动作描写体现了父亲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4段:描写细致、入微,有鸭群全景,也有每只鸭子的分镜头。以“扇面”比喻水流的
形状,准确形象。水流急促有力的节奏正如人物内心的激流,无法平静。“均匀的、永恒的水声”则衬托出父子俩的孤独、寂寞。
第5段: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只有不停地前行,才能坚定自己的决心。
第6-7段:用“后退”写“前进”,写出了他们对家乡的留恋。
第8段:“慢慢停下”照应前面“不停地撑着船”,他们现在已没有退路,只能安心放
鸭了。
第9段:两个“陌生”说明父子俩已远离了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即将开始一种全新的生
活。
第10段:鸭的无忧无虑反衬出父子俩的茫然无助。
第11段:两个问句,既写出了杜小康对未来的忧虑,也写出了他对未来的好奇。这充分
体现了孩子的心理。
第12段:景物描写,渲染孤独、寂寞之情。
第15段:“唯一”,再次强调环境的荒凉、空旷。鸭的心理和动作,其实也是杜小康的
心理的反映。
第17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对家乡的思念,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写他想听牛叫或
狗吠,更符合小孩的心理。
第18段:“终于”写出了杜小康一天所经历的孤独、寂寞与恐惧。
第二部分第二层(第20段到28段):父子俩在芦荡中“安家落户”,开始了放鸭生活。
第21段:用“浪潮”“大山”两个比喻,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和荒凉,生动地表现了陌
生的环境带给杜小康的压抑、沉重的心理。
第22段:巧用反义词“镇静”与“慌张”,准确写出了父亲的矛盾心情。用芦荡的乐趣
安慰儿子,表现了对儿子的关爱。
第24段:嗅觉描写,突出清香,也写出了杜小康“从恐慌中安静下来”。
第25段:再用视觉描写,突出芦荡晚景的美好,烘托杜小康此时平静的心情。
第26段:“紧紧”“迟迟”“挨”这几个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杜小康的胆怯、紧张、恐
慌。 一系列动词运用得准确、生动。
第27段:围鸭栏,搭窝棚,家安好了,新的生活开始了。
第三部分(第28段到52段):写杜小康在芦荡中放鸭、找鸭,战胜孤独与寂寞,历经重重
磨难,终于“长大”了。
第28段:点题。巧用拟人手法,“一步一步”“逼近”写出了父子俩越来越强烈的孤独
感。
第29段:运用对比,突出芦荡中孤独的可怕。“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言语被大
量地省略”突出了父子俩的世界是一个孤独的世界。
第30段:梦到母亲,想回家,说明杜小康想家心切,也说明他正经受孤寂单调生活的磨
炼。
第32段:父亲的愧疚和无奈。对儿子的承诺,是对儿子的安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向
往。
第33段:既然无法回避,那么也只能随遇而安。不再恐慌说明杜小康在慢慢“长大”。
人“长大”了,鸭也长大了,两相映衬。
第35段:过渡,引出下文,预示着杜小康将要经受更艰苦的磨难。
“天阴——变黑——雷滚——雨下——苇断”。层次清楚、生动形象的环境描写,把
暴风雨之势渲染到极致,也为下文作铺垫。
第36段:渲染风之大。“晕倒”写出了鸭群失散对杜雍和的打击之重。
第44段:是“累极了”,不是怕极了,表明杜小康已“长大”。
第46段:“哭”里面,有委屈,也有激动。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他幼小的身心承担,
又因长大而激动。
第47段:雨后的美丽夜景,烘托出杜小康找到鸭后的喜悦之情。
第49段:运用排比句,写杜小康经历了艰辛、付出了代价,终于“长大”了。他已经成
为一个像父亲那样毅力顽强,能够忍受痛苦、承担责任的人了。
第50段:以鸭喻人,移情于物。写公鸭的更加漂亮,是用公鸭写杜小康,赞美他羽翼丰
满、长大成人、光彩照人。
第52段:这个“蛋”既是指鸭下的蛋,也喻指父子俩的劳动成果。行文至此,戛然而
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1886931.html?si=5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