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的来历?

地方名是怎么来?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每个城市也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这些城市是由什么东西才取了这样的一个名字???

第1个回答  2006-09-03
举几个例子
江苏:取“江宁”和“苏州”的第一个字命名
安徽:取“安庆”和“徽州”的第一个字命名
襄樊:取“襄阳”和“樊城”的第一个字命名
武汉:因为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个镇组成,故称武昌
四川:因其境内有长江的四条支流经过,四川汇集入长江,故称四川
河北河南,湖南湖北以及山西山东就不要说了,因为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得名的。
第2个回答  2006-09-03
各个地方的地方名都有不同的来历,都有历史渊源,现在网上有一些“地名网”,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地名的来历一般在地方志中有记载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03
  一、地名起源分析

  地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创造语言的远古时代,但由于当时还没有产生文字,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资我们探索,因此我们无法对此作出详细的描述。不过我们可以从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得到某些启发,从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某些推理,并从至今仍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的部落的个案调查材料中得到某些印证,从而对地名的起源作一粗略的、原则性的推论。

  第一,产生地名的必要条件,一是语言的形成,这是地名起源的首要条件;二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也就是说,地名来源于客观存在,诞生于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对地理知识的积累。

  第二,地名的出现比文字的形成要早得多,早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已存在大量地名,当今世界上许多没有文字的语言中存在令人难以置信的众多地名这一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三,在地名产生之初,由于当时语言简单,词汇贫乏,人们认识水平低下,从语言本身的发展看,表示具体意义的名词、动词出现早,虚词出现晚,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最早的原始地名只能是一些简单的、粗糙的、以当时人们常见现象和事物命名的相当于专名的语言代号,概括性的通名还不可能产生。

  第四,从远古时代人类生存的环境分析,当时人类还没有固定的居民点,更没有行政区划,人们在最原始的采集、狩猎、捕捞等经济活动中,必须与周围的山、峰、丘、岭、谷、河、湖、江、海等自然地理实体打交道,因此最早出现的是与当时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山、水、土壤、岛屿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其后出现道路、居民点、行政区名称。据有关专家研究,《说文解字》收录的专用水名、阜名(山名)、邑名(居民点名)就达400个,占全书总字数的5%左右,可见山、水地名在古老地名中的比重和地位。

  第五,原始地名只有音和义,没有形,更没有时、位、类的概念。经现代考古发掘发现,人类在文字形成前,曾经历图画记事这一历史阶段,后又发展到简单的图形符号记事阶段,前者相当于旧石器时代,后者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在上述时期,存在用图画和图形符号表示地理实体的现象,可被视为最早的有形地名。

  第六,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开始以文字的形式将口语地名记录下来,使地名有条件得以迅速传播和积累。

  至此,地名具备了音、义、形3个最基本的要素,标志地名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中国到殷商时代,汉字基本形成,现有甲骨文卜辞所记载的地名至少在500个以上,准确地记录了我国早期地名的真实面貌。

  二、地名演变规律

  地名是人类生产活动社会化的结果,社会的发展必然促使地名的演变发展。根据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地名发展进程分析,地名的演变规律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

  (一)单字地名由兴到衰直至趋向消亡

  从卜辞等古籍记载的地名看,中国早期的地名大多数为单字地名。至春秋战国,单字地名发展到巅峰,形成先秦地名以单名为主的时代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在卜辞等古籍中也有不少双音节地名,一部分是邯郸、昆仑、昆吾等联绵字,是不可分的单纯词,可能是采用某种声音和所指称的地方任意地、偶然地组合成词,更多的是以单名为基础,再加上方位词、形容词等组成。如由表示部族的“方”演变出来的鬼方、邛方、羌方、夷方、土方、刑方、人方、危方、基方等,由表示高丘的“京”延伸出来的义京、弘京等,其他的如西洹、大邑、唐邑、亳土等。秦、汉以后,我国单字地名渐趋消亡,地名命名多为双音节词,这种趋势与语言发展相同步。
  通过利用双音节词分化同音字的手段,避免了大量重名和同音地名造成的混乱。由此可见,单字地名由兴到衰趋向消亡,是地名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之一,是地名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规律在汉字地名上的表现,也是地名数量增加、类别增多对地名命名的客观要求。单字地名趋向消亡的趋势,不仅反映在整条地名上,也反映在专名上。以县级以上政区地名为例,1978年底全国共有164个专名为单字的县市,1998年底则降为113个 ,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二)通名的形成、完善到必不可少

  原始地名没有通名的概念。从中国的情况看,卜辞等古籍记载的早期地名还没有专门的通名,但已开始产生通名的萌芽,即通过偏旁来反映地名的类别,形成中国早期地名以形符为通名的时代特色。如“洹”(huan)、“洛”、“灞”、“汜”(si)等,左旁“水”为通名,右旁为专名。又如“亳”(bo),上半部从“京”,即“人所谓绝高丘也” ,为其通名部分,下半部得声,为专名部分。再如“邗”(han)、“邢”、“郯”(tan)、“郜”(gao)、“郇”等,右旁从“邑”,表示居民点,为通名,左旁为专名。当然也有的地名在当时还未形成通名萌芽,如“盂”、“画”等。
  通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地名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标志着地名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是地名命名趋于成熟的象征。早期的通名,人们多借用自身或动物的身体部位命名。如汉语有“口”(山口、河口、江口、海口、水口、三岔口、路口)、“鼻”(乌石鼻、鹅銮鼻)、“头”(山头、水头、瘦头)、“顶”(山顶、坝顶、白云顶)、“背”(鲤鱼背、五老背)、“腰”(山腰)、“脚”(山脚)、“角”(沙头角)等,类似的有“嘴”、“爪”、“面”、“尾”等,英语里也有相应的mouth、nose、head、top、ridge、foot等。
  随着地名数量的增加、地名命名领域的拓展、语言的丰富、人类认识事物的精细和深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