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嘲酣睡赏析

有谁能提供一下对韩愈的《嘲酣睡》的赏析?谢谢!

第1个回答  2009-12-19
  《嘲鼾睡》二首 作者:韩愈

  其一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其二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这两首诗描写的是一个胖和尚睡觉时打鼾的声音和姿态,其结构都非常简单:起始几句先挑明是咏打鼾,然后连用各种夸张、比喻,极力铺陈其打鼾惊心动魄的样子,最后用两句极富调侃意味的自问自答收尾。打呼噜本来不是什么具有美感的事情,对有些人来说,称之为丑态百出并不为过。可是韩愈却从这种丑态中产生了诗思,结果竟然把前人恶道的丑态写出了汪洋恣肆、光怪陆离的美感。

  比如说,打呼噜的“韵律”是一声接一声,两大声之间有个声音较小的停顿。这个特点到了韩愈笔下,就成了“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和“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按:衮衮即“滚滚”)。又比如说,随着打呼噜者的卧姿变化,打呼噜的声响也大小不一。这个特点到了韩愈笔下,则成了“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能把这种看似无趣的事物特征写得这么逼真搞笑,不能不说是一种怪才。

  再比如说,一般人听到打呼噜的声音,也就是觉得心烦,通常不会想到更多。非要让人给鼾声找个比喻,一般也就是比作雷声。可是韩愈却在第一首里一口气联想到了阿鼻地狱里因犯下众罪而哀鸣不休的亡灵、海中翻腾不已的巨浪、遭受菹醢(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的彭越和黥布(即英布。二人都是汉初大将,被刘邦冤杀)、关在圈中满身创伤的饿虎……个个都是狰狞凶厉、令人侧目的意象,其中却绝对没有雷声这么庸俗的比拟。这种呼噜声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韩愈更是迭出惊人之语:牛马都惊得不吃东西了,鬼魂都怕得聚在一起了;木枕都震出十字形裂纹了,镜子都吓出鸡皮疙瘩了;连用无比坚硬的材料塑造的铁佛和石人,也都扭曲运动了起来,一个厌烦得眉毛直打架,一个恐怖得双腿直筛糠;甚至太阳都不愿意再明亮,驱动日月星辰运转的天官都没有干活的动力了。能把打呼噜写到这种份上,也算是诗家绝唱,后人再想咏打呼噜也只能哀叹“眼前有景道不得,韩愈题诗在上头”了。

  这两首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用韵极险。以《切韵》韵目为标准,第一首诗通篇全用上声贿海通押(相当于平水韵的贿韵),第二首诗通篇全用上声混很通押。一般人都知道古体诗用韵一般较宽,即使以平水韵衡量,往往也是几韵通押,而且上去也可以通押;可是韩愈偏要严格押韵,既用上声就绝不杂去声,第二首用韵甚至比平水韵还严(平水韵把《切韵》上声阮混很三韵合并为一个阮韵,韩愈这首诗却绝不用一个《切韵》阮韵字)。

  而且,古诗用韵还有一个要求:韵脚各字应该尽量不同音。在贿海通韵和混很通韵这两个极窄的窄韵中,韩愈居然也尽其所能地做到了这一点。第一首诗共十五韵,其中仅“磊、癗”同音,“待、怠”同音,“海、醢”同音,十五个韵脚分属十二个音节。第二首诗韵脚更险,十二个韵脚却分属十个音节,仅“鲧、衮”同音,“本、畚”同音。除非是特别有才气,对这些险韵中的僻字特别熟悉,否则根本没法用它们组织成这样两篇诗意澎湃、气势诡谲的奇作。

  不过,也不必对古人过于崇拜。我们应该看到,毕竟因为用韵过于险涩,纵使韩愈有天纵之才,也不可能把这两首诗写出多少波折,这就是这两首诗结构简单、比喻夸张特多的原因,因为只有比喻和夸张,才能合理地、极大地拓宽词藻的使用,从而能在险韵里挑出合用的字。贿海通韵里面总算还有一定的常用字,所以第一首诗较长,意象更奇特,诗意转折也稍多(比如中间忽然插入一句“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意思是“谁说天地是仁慈的?造出这样一个打呼噜的胖子来,我真想责问一下造物主”,就极好地调动了全诗的气氛);混很通韵里面的常用字奇少,所以第二首诗不仅较短,而且意象较牵强,全诗也呆板枯燥多了。(仅最后一句收得极妙:“怎样从源头上遏止他打呼噜呢?只能是抄起一簸箕土堵住他的喉咙!”这简直是损到家了。)

  在中唐,以韩愈、孟郊为首的“韩孟诗派”虽然艺术成就远远不如早年的杜甫、李白、王维,也不如同时代的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和稍晚的杜牧、李商隐,但是他们却进一步拓展了诗的表达空间,凡是可以入诗的东西,几乎都被他们写过了。无怪诗在唐朝已经达到了顶峰,到宋朝就衰落了,宋以后更是强弩之末。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29
《嘲鼾睡》二首 作者:韩愈

其一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其二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这两首诗描写的是一个胖和尚睡觉时打鼾的声音和姿态,其结构都非常简单:起始几句先挑明是咏打鼾,然后连用各种夸张、比喻,极力铺陈其打鼾惊心动魄的样子,最后用两句极富调侃意味的自问自答收尾。打呼噜本来不是什么具有美感的事情,对有些人来说,称之为丑态百出并不为过。可是韩愈却从这种丑态中产生了诗思,结果竟然把前人恶道的丑态写出了汪洋恣肆、光怪陆离的美感。

比如说,打呼噜的“韵律”是一声接一声,两大声之间有个声音较小的停顿。这个特点到了韩愈笔下,就成了“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和“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按:衮衮即“滚滚”)。又比如说,随着打呼噜者的卧姿变化,打呼噜的声响也大小不一。这个特点到了韩愈笔下,则成了“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能把这种看似无趣的事物特征写得这么逼真搞笑,不能不说是一种怪才。

再比如说,一般人听到打呼噜的声音,也就是觉得心烦,通常不会想到更多。非要让人给鼾声找个比喻,一般也就是比作雷声。可是韩愈却在第一首里一口气联想到了阿鼻地狱里因犯下众罪而哀鸣不休的亡灵、海中翻腾不已的巨浪、遭受菹醢(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的彭越和黥布(即英布。二人都是汉初大将,被刘邦冤杀)、关在圈中满身创伤的饿虎……个个都是狰狞凶厉、令人侧目的意象,其中却绝对没有雷声这么庸俗的比拟。这种呼噜声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韩愈更是迭出惊人之语:牛马都惊得不吃东西了,鬼魂都怕得聚在一起了;木枕都震出十字形裂纹了,镜子都吓出鸡皮疙瘩了;连用无比坚硬的材料塑造的铁佛和石人,也都扭曲运动了起来,一个厌烦得眉毛直打架,一个恐怖得双腿直筛糠;甚至太阳都不愿意再明亮,驱动日月星辰运转的天官都没有干活的动力了。能把打呼噜写到这种份上,也算是诗家绝唱,后人再想咏打呼噜也只能哀叹“眼前有景道不得,韩愈题诗在上头”了。

这两首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用韵极险。以《切韵》韵目为标准,第一首诗通篇全用上声贿海通押(相当于平水韵的贿韵),第二首诗通篇全用上声混很通押。一般人都知道古体诗用韵一般较宽,即使以平水韵衡量,往往也是几韵通押,而且上去也可以通押;可是韩愈偏要严格押韵,既用上声就绝不杂去声,第二首用韵甚至比平水韵还严(平水韵把《切韵》上声阮混很三韵合并为一个阮韵,韩愈这首诗却绝不用一个《切韵》阮韵字)。

而且,古诗用韵还有一个要求:韵脚各字应该尽量不同音。在贿海通韵和混很通韵这两个极窄的窄韵中,韩愈居然也尽其所能地做到了这一点。第一首诗共十五韵,其中仅“磊、癗”同音,“待、怠”同音,“海、醢”同音,十五个韵脚分属十二个音节。第二首诗韵脚更险,十二个韵脚却分属十个音节,仅“鲧、衮”同音,“本、畚”同音。除非是特别有才气,对这些险韵中的僻字特别熟悉,否则根本没法用它们组织成这样两篇诗意澎湃、气势诡谲的奇作。

不过,也不必对古人过于崇拜。我们应该看到,毕竟因为用韵过于险涩,纵使韩愈有天纵之才,也不可能把这两首诗写出多少波折,这就是这两首诗结构简单、比喻夸张特多的原因,因为只有比喻和夸张,才能合理地、极大地拓宽词藻的使用,从而能在险韵里挑出合用的字。贿海通韵里面总算还有一定的常用字,所以第一首诗较长,意象更奇特,诗意转折也稍多(比如中间忽然插入一句“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意思是“谁说天地是仁慈的?造出这样一个打呼噜的胖子来,我真想责问一下造物主”,就极好地调动了全诗的气氛);混很通韵里面的常用字奇少,所以第二首诗不仅较短,而且意象较牵强,全诗也呆板枯燥多了。(仅最后一句收得极妙:“怎样从源头上遏止他打呼噜呢?只能是抄起一簸箕土堵住他的喉咙!”这简直是损到家了。)

在中唐,以韩愈、孟郊为首的“韩孟诗派”虽然艺术成就远远不如早年的杜甫、李白、王维,也不如同时代的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和稍晚的杜牧、李商隐,但是他们却进一步拓展了诗的表达空间,凡是可以入诗的东西,几乎都被他们写过了。无怪诗在唐朝已经达到了顶峰,到宋朝就衰落了,宋以后更是强弩之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