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板板按不住了,废话流诗词体火遍全网,是艺术还是亵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说到古诗,最讲究的就是合辙押韵,唐诗宋词传颂至今,

一直都是学生语文课本里的常青树,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这些著名诗人的诗句,现在诵读起来依然脍炙人口。

而现代诗虽然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至少还遵循着最基本的章法。

然而一种叫做“废话体”的诗歌形式走红于网络,诗人乌青也因此被大家所熟知。然而大家对这种诗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有人将他捧上了神坛,认为他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

乌青的诗则全然不顾这些要求,他就像一个跳脱于界限之外的玩家,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所见所闻都是诗,完全就是以大白话的形式记录下一切,读起来感觉完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像随口而出的“流水诗”。

尤其最后那一个“啊——”,真是让人尴尬至极,可能作者想发表一下类似于噫嘘唏的感慨,最后却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让人觉得尴尬后还有格外的矫情和做作。但是,就是这样一首简单至极的诗却被无数网友认同了,并且乌青连同他的废话流诗歌火的一塌糊涂。

我想,要是诗仙李白依旧在世,读到这首诗,会不会吐血三尺而亡。

乌青是何许人也?原名郑功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70后,高中时因为一些原因,他主动放弃了学业,整日泡在图书馆里自己学习。在几年之后,他竟凭借自学神奇地考上了大学,或许从那时起,他的某些异于常人的特质正在一点一点显露出来。

乌青是一个善于观察和记录的人,他喜欢把身边的事物都化作诗词记录下来,一开始只是他一个人的自娱自乐。不过当他把写下的诗词发表到网络之后,乌青这个名字一时间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焦点,“废话体”诗也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乌青火的方式非常独特,有人说他改变了对既定诗歌的界定,有人说他将现代诗歌搞得满身乌青。

拥护者认为,长期以来,诗歌都无法作为独立载体独立于文学,而是跟着文学混傻了,乌青则使二者略微分隔开来,让诗歌回到了渺小,同时把读者带回了渺小。据此,乌青粉丝指出:觉得诗不好,觉得读不懂,是因为欣赏水平不够。

诗词本就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可以脱离生活的土壤飞到天上去,如阳春白雪,或者深入土壤之下弄得浑身土里土气,如下里巴人。

近年来,艺术在媒体面前颇有争议,针管泼墨作画被封为大师,歌曲《惊雷》被广传,乌青体诗歌爆火网络,不知大众对于艺术的看法为何会如此低,

之前我发布了一篇批判《惊雷》的文章在头条里被很多人评论,褒贬不一,有些人反驳我的观点,原话是这样的:我就是 一个普通人,没有很高的深度,听歌纯粹是喜欢听,放松心情,哪有那么多的道理!

可能这也没有错,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人规定艺术就一定要有界限!像钱钟书的《管锥编》就是文学界的高山流水,一般人看不懂,专业人士读三篇也得给吓回去。

在一些人眼里,乌青的特立独行是他最好的武器,让艺术回归生活、回归本质、回归渺小。是艺术也好,不是艺术也罢,能够真正被大多数群众认可的作品,那就是好作品!

那如果只是将平时的话语随便断个句的话,那每个人都是诗人!我就随便写几首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