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记忆力怎么训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1-23
训练记忆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法:

1、如果要使记忆力达到最高水平,则需训练注意力和专注力,高度集中注意力,专注做某一件事情,比如读书、记单词,当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才能够发挥最大效应;

2、训练记忆力时要动用所有的感知器官,比如说“草莓”时,要在头脑里形象的通过头脑印象反映出草莓的图片,如形状、果实及叶子颜色,在头脑中形成印象,才能更有效记住草莓这个词,或者草莓的英语单词;

3、训练记忆力时,切记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记忆和背诵,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理解时就要将枯燥的话语编成能够易于记住的话语,这种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训练记忆力。
1、短时记忆容量测验法

9  4 2

1  4  0  6

3  9  5  1  8

7  0  6  2  9  4

1  5  3  8  7  9  6

5  8  3  9  1  2  0  4

7  6  4  8  5  0  1  3  9

2  1  0  9  3  6  8  2  1  5

3  9  4  2  8  0  7  5  1  3  6

8  4  1  9  6  2  8  3  6  7  0  2

练习方法:请别人按照以上数列(也可以自己编辑一些),每次一行,从少数到多数的依次读给你听,读的时候只听不做记录,读完后你立即复述出来。你能复述到多少位,就是你的短时记忆容量(即广度)。一般能复述7-11位为正常水平;低于7位说明你的短时记忆容量较差,高于11位说明你的短时记忆容量较好。
第2个回答  2021-11-23
众所周知,人体大脑内的海马体专门负责信息的处理以及记忆的储存,而海马体的功能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弱化的,也就是说,人们年龄越大,记忆力也就越差。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记忆力退化的现象,其实这主要与大家日常的三个习惯息息相关,需重视一、高热量饮食。炸鸡、烧烤、蛋糕、方便面和冰淇淋应该是当下大多数人的心头好了,而长期摄入这些高热量的食物不免会引起肥胖,肠胃无法消化全部的脂肪,只得借助本该提供给大脑的血液来帮助消化,这样一来大脑供血减少,经常处于缺氧状态,衰老速度随之加快。而且肥胖人群的血液粘稠度往往较高,容易产生血管硬化的现象,影响大脑的灵敏度和健康状况。二、长时间熬夜。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感受:前一天晚上熬夜晚睡,第二天就昏昏沉沉、反应迟钝、效率低下且记忆力极差。这主要是因为熬夜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神经元细胞得不到充足的休养进而受到损伤,致使大脑的认知能力、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所消退。因此,长时间熬夜会加速大脑衰老,使大家的年龄与记忆力不甚匹配。三、喜欢吸烟喝酒。许多人经常在各种应酬场合推杯换盏,沉迷香烟飘飘欲仙,殊不知这些不良习惯都给身体埋下了大脑衰老的隐患。首先,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壁,影响大脑的正常供氧,降低大脑机能,其次,酒精会麻痹神经,损伤人们的记忆力。由此可见,吸烟喝酒对保养大脑百害而无一利。
正值青春年华却总是提笔忘字,迟钝木讷,实在是让人感到苦恼,那么当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时应该怎么办呢?或许大家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一、改善生活习惯。既然大脑衰老与大家平时不良的饮食与作息习惯有关,那想要提高记忆力不但要饮食均衡,崇尚清淡,多吃核桃、松子、芝麻等补脑益智的食物,还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杜绝熬夜,让忙碌了一天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的机会。
二、常做记忆训练。大家既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一些益智游戏来提高记忆力,也可以在空闲时间培养一些启发大脑的兴趣爱好,例如:拼图、数独、魔方、猜谜等。其实人类的大脑就犹如一台机器,长时间不用便会生锈,只有让大脑早日从“待机”状态转变为“运转”状态,多锻炼才能有所提高。
第3个回答  2021-11-23
要想东西记得牢,好的方法不可少,何种方法适合自己,只有亲身实验过,我们才能有更近一步的了解,很多人记东西总是记了忘,忘了又记,反反复复,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这时很多人就要问了,有没有能有效避免遗忘的快速记忆方法呢?相信这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问题。

其实好的记忆力与好习惯有很大关系,许多有超常记忆力的人,都有持之以恒的强记知识的习惯。马克思喜欢背诗歌。他从少年时代起,坚持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日久天长,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强。列夫·托尔斯泰有惊人的记忆力,别人问他原因是什么,他解释说是由于自己每天早晨都要强记忆一些单词或其他内容的知识。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

我们平时读书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那些附有插图、图表之类图文并茂的书报,学习起来记忆就特别深刻。反之,阅读那些没有插图或图表的书报的时候,同于只使用词语进行逻辑思维,即只命名用大脑左半球,而右半球闲着,因而记忆就不如同时使用大脑两半球深刻。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在记忆时要改变只用词 语进行逻辑思维的习惯,而按着所学的材料或事物的内容同时进行形象思维。其方法就是像放电影似地在头脑里映现出一幅幅图画,这样就能同时使大脑两半球进行思维。读起书来既轻松愉快,又增强记忆。
第4个回答  2021-11-23
有些健脑食品,其实也是常见的物美价廉。例如蛋黄、大豆、瘦肉、牛奶、鱼、动物内脏(心、脑、肝、肾)、胡萝卜、谷类等。这类食品不但富含卵磷脂,而且易于消化,对儿童脑髓的发育也有积极作用。

一、牛奶。维生素B1、氨基酸、蛋白质、钙和大脑所需。牛奶中的钙最容易吸收。用大脑过度或失眠的时候,一杯热的牛奶可以帮助入睡。

二、鸡蛋。它是一种被营养学家称为完全蛋白模型,人体的吸收率是99.7%。正常情况下,人一天一个鸡蛋就能满足需求。记忆丧失者一天食用5-6次,能有效提高记忆(不适合胆固醇高的人)。孩子从小适量吃鸡蛋,有利于发展记忆力;尤其是蛋黄,蛋黄中含有脑细胞所需的蛋黄素、蛋钙等营养物质,能增强大脑的活力。

三、鱼。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钙质。淡水鱼类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它可以保护脑血管,促进脑细胞的活跃。

四、贝。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非常低,几乎是纯蛋白质,能迅速补充大脑中大量的氨酸量。所以能极大地激发脑力,改善情绪,提高大脑功能。用海贝作为开胃食品,可以迅速增加大脑的能量。但海贝比鱼更容易积聚海水中的毒素和污染物。

五、味精谷氨酸钠是参与脑代谢的唯一氨基酸,可以增加脑部乙酰胆碱,可以促进智力发育,维持和提高脑部功能,改善记忆。

六、花生花生等坚果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经常食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脑血栓形成,可以延缓脑功能衰退,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一种很好的“长生果”。

七、小米维他命B1和B2比大米高1—1.5倍。临床观察发现,食用小米对大脑保健有益,能预防衰老。

八、玉米玉米胚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保护脑血管、降血脂的作用。谷氨酸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有健脑的作用。

增进智力发展、维护和改善脑部能量、改善记忆这些食物都是很好的选择,而且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东西,健脑的效果非常明显,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更有作用,适当的搭配烹饪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第5个回答  2021-11-23

 记忆,是学习的童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记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加速知识积累。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加速知识积累,就要学会科学地记忆。


  1、交替记忆法


       


又叫分布记忆法式重视头尾记忆法。这是把不同性质的识记材料按时间分配、交替进行记忆的方法。长时间单纯识记一门学科知识的效果不好,因为具有相同性质的材料对脑神经的刺激过于单调,时间一长,大脑的相应区域负担过重,容易疲劳,将会由兴奋状态转为保护性抑制状态,表现为头晕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这就不利于记忆。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记忆过程中,先记住的事物对后记忆的事物有抑制作用,叫后遗抑制(我们用 表示);后记住的事物对先记住的事物也有抑制作用,叫倒摄抑制(我们用 表示);那么,记忆的序列则为: A B C D E F


可见开头A和结尾F只受单向抑制,中间部分B、C、D、E则受双向抑制,越是中间的部分,受到的抑制越强烈。为了降低这种抑制,可以采用间隔法。也就是说把记忆的序列打断,插上非记忆的活动,这样开头和结尾增多,中间部分减少,抑制就大大削弱了。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对某一长篇材料,一天要读六十八遍方可背诵;可是每天读几段,三天内读了三十八遍可全部背出。因此,背诵长课文、阶段复习,与其集中时间打突击,不如分而治之,每天背一点,效果还好些。也就是说,把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避免过多地接受单一刺激,可提高记忆功效。


课间操,就是把上午一个记忆序列打断,变成两个记忆序列。午睡,更使上下午之间的抑制降低到最低程序,以恢复下午与晚间学习的精力。


怎样利用记忆的这一特点呢?


(1)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开头和结尾去记,若是讲话,应该把要紧事先讲给大家,结尾时候再强调一下。


(2)记忆大篇幅的材料,可采取分段记忆法,这样每段都是有开头和结尾,就人为地制造了增进记忆条件。


(3)一次记忆若干名词或大题可改变其次序,每记一次就换一个开头和结尾,平均分配复习的力量。


(4)合理地组织识记材料,尽量使前后相邻的学习内容截然不同,防止抑制作用的发生。例如,刚学完历史,不要去学语文,以减少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


(5)合理安排时间。早晨起来,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晚上学习过后就睡觉,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这两个“黄金时间”不能错过,可以利用它记那些难度较大的材料。再有,在长时间学习中,中间要休息休息,时间最好是10—15分钟,这样,又增加了开头和结尾的次数。


总之,充分利用开头和结尾会使你在同样的时间内,用同样的精力取得显著的记忆效果。


有人曾介绍丰子恺先生的“二十二遍读书法”。这二十二遍不是一气完成,而是分四天进行的。第一天读十遍,第二、三天各读五遍,第四天读两遍。这就是分布识记法。这种方法比较省力,也比较科学。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分别让两组学生识记同一诗篇,一组采用集中识记的方法(即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将识记的材料反复学习,直到记熟为止),另一组采用分布识记的方法(在三天内,每天只读一遍,最后记熟)。测试的结果发现,分布识记比集中识记的方法好。在分布识记时,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反之,老是重复同一材料,单调刺激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分布识记也就是分散记忆。所谓分散也有一个限度,不能认为越分散越好。过短的材料不宜分散记忆。同时还要掌握好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太长容易造成遗忘,间隔时间太短,又容易受到干扰。


  2、自测记忆法


     


这是通过自己测验自己来增强记忆的方法。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切了解自己的“底数。”通过经常性的自测,我们就能知道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易混淆,有误差,也就能马上核实校正,避免一误再误。其次,它可以培养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大不一样;在工作中,也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棘手的问题。如果经常运用自测记忆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那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临阵不慌,即使遇到出乎意料的问题,由于平时训练有素,也会得到很好的处理。


具体来说,自测记忆方法如下几种:


(1)定期测验。从时间上可分为当日测、周日测两种。①当日测:晚上睡觉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或默想一遍。②周日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单元测、全书测两种。①单元测:一个单元学完后,可问问自己这个单元学了些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取得了什么收获。②全书测:一本书学完后,可翻开目录,逐章回忆内容,并可挑选那些重要内容进行自测。


(2)默写自测。默写出文字符号比只看不写的记忆效果显著。这是因为默写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思维积极活跃,必然使记忆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设问自答。“假若我是老师,我希望学生掌握哪些问题呢?”如果经常对自己这样提出问题,从多种角度设问自答,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设问自答能使人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而这些都是增进记忆的有利因素。


  3、系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就是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顺理成章,编织成网,这样记住的就是一串。零散的珠子,我们一手抓不了几粒,如果用一根线把珠子穿起来,提出线头就可以带起一大串。记忆也是这样,分散的、片断的知识记得不多,也不能长久保持。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痕迹。例如:记忆圆形、扇形、弓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这样记忆:首先抓住这三种形状的关系:扇形是圆形的一部分,弓形又是扇形的一部分,然后再把几种图形面积的公式串起来。这样记忆起来,就不困难了。


把知识系统化,往往还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这个仓库里不能杂乱无章,应该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应放的位置上,这样记得清楚,提取也方便。在列表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往往是一张表整理出来了,知识在脑子里也就清晰了,不需要专门去背,也能记得很牢。


  4、争论记忆法


     


这是通过与别人对识记材料进行争论探讨以强化记忆的方法。


在进行争论的时候,争论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方面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同时分析其中的正误;一方面积极思维,评论对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下,信息输入大脑容易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争论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记忆的准确性。通过争论,错误的暴露出来,得以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记忆。而记忆正确的知识也得到了检验和应用,并得到巩固和强化。


争论还可以使争论双方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在争论中,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是听到一个新观点,还是发现一个新论据;无论是自己被驳得体无完肤,还是被对方佩服得五体投地,都是一种强刺激,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争论记忆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动机要正确。进行争论的目的是辨明知识的准确性,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不是为了斗高低、出风头,更不能逞强好胜,中伤对方。


(2)态度要端正。进行争论要保持善意的、平等的态度,不应钻进牛角尖。既要允许对方有错误见解,也要承认自己的不当之处。对别人的谬误要善意指正,对自己的错处要勇于改过,决不能固执己见。


(3)方法要对头。争论中切忌跑题,如果离题太远,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争论中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不懂装懂。


  5、理解记忆法


     


心理学认为,理解是通过利用现有的知识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在阅读比较容易的文章时,理解仅表现为感知,也就是说一下子想到从前所掌握的知识,或者马上能够从现有的知识里抓住所需要的东西并把它同新的印象结合在一起。但是,在阅读学习不熟悉的和不易理解的知识时,就要利用知识建立新的逻辑联系。理解记忆是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前提的。这种理解,并非指一般的弄懂了,而主要是指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它与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理解记忆法,理解是关键,是记忆的基础。要理解,就应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掌握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层次关系,抓住表现内容实质的关键处(或重点词语,重点句、段,重点步骤等)。这样,也就在理解中识记了。


  6、尝试回忆法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叫回忆。尝试回忆法就是在背记过程中,不断地自己考自己。考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采用自己复述、自己默写等方式。例如,在记忆外语单词时,可以背着默写,也可以看着英文默写中文,或者看中文口读英文。背诵课文时,可以不断地尝试着自己背。背得不对时,再看,再记。对学习过的识记的知识,及时进行尝试回忆,效果好。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①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记忆情况。每次尝试回忆后,就会知道自己记住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记住。在进一步阅读时便可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忆。②可以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尝试回忆,目的是逐字逐句地再现读物,这能促使自己逐字逐句地读,把目标对准那些尚未记住的材料。


有些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总是闷着头一遍又一遍地读。这种枯燥无味地重复诵读,往往不能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就必然会降低记忆效果。尝试回忆,虽然比照本宣科费力气,特别是在回想不起来的时候,就要开动脑筋。因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也就容易记住所读的材料。


反复看过要记的材料后,试着不看材料。背诵一遍(或回忆一遍),若遇到困难再看书,这种利用反馈效应尝试背诵的记忆方法称为尝试背诵记忆法。


例如,在熟记英语单词后,可以看着英文默写中文,也可以看着中文默写英文,然后对照一下答案,把不对的更正后,再记一下。又如,背诵课文,可以在熟记之后,尝试回忆一下,也就是自己背一下,背不下去时,再看,再记。又如,在识记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定理证明时,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后,也可以尝试用笔演背一遍,证不下去时,再看书,再记。


实验表明,让记忆者了解自己的记忆效果,即给予信息的反馈,往往能够提高记忆效果。下面这个心理学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把被试者分成甲、乙两组。主试者让甲组学生对一篇课文连续看4遍;让乙组的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看一遍,尝试背诵一遍,又看一遍,又尝试背诵一遍。结果,一小时后,甲组只记得52.5%;乙组记得75.5%;一天后,甲组只记得30%,乙组记得72.5%;十天后,甲组仅记得25%,乙组仍记得57.5%。


每次尝试背诵就是给予一次记忆信息的反馈。为什么利用反馈效应的尝试记忆法能够提高记忆效果呢?这是因为反馈提高了记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篇材料识记几遍以后,总是有的部分已经记住了,有的部分还没有记住,或者记错了。反馈信息就可以告诉你哪些部分已经记住了,哪些部分还需要加工,帮助你了解自己记忆的进度,记忆的难点,然后,你就可以针对难记的部分集中力量攻下来。其次,反馈可以增强对记忆的自信心,从而给识记增添力量。如果对一篇较难的材料,或者较长的材料诵读几遍以后,就发现已经记住了其中的大部分,这就会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悦心情,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余下的记忆任务。当然,也可以在你识记几遍后,发现自己还没有记住,心中不免烦躁起来,这时你应该懂得:“烦躁情绪将干扰记忆,影响记忆效果。”最好的办法是控制情绪,使自己心平气和,相信自己的记忆能力,或者这样想:“这篇材料难,是应该多记几遍才能记住。”再其次,反馈在一定的程序上可以消除疲劳,维持注意力的集中。闷着头一遍一遍地读,这种枯燥无味的重复诵读容易产生疲劳,时间一长,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记忆的过程中,时时有关于记忆的信息反馈给你,无疑会消除一些疲劳,或者使疲劳延缓产生,同时又可以使注意力不断地集中在识记上。因此,尝试背诵记忆法比那种单纯反复地去念、去看、去写的单纯重复记忆方法好。


  7、比较记忆法


     


这是对相似而又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以进行记忆的方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不经过比较,我们就难以辨明事物的特性、事物的本质,难以弄清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异同。比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全面地识记材料。对同类材料进行比较式阅读,会明显地收到全面了解材料、进行“立体”记忆的效果。


(2)准确地识记材料。记忆的准确性与最初识记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有误,那么提取时必然不准。而比较是达到准确记忆的关键。


(3)深刻地识记材料。很多识记材料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难以辨别。在记忆某一材料时,如果找同类材料阅读参考,稍加比较,各自的特点就突出了,印象也会随之深刻。


比较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对立比较法、对照比较法、顺序比较法、类似比较法等。比较的基本原则有二:


第一,同中求异。即在识记材料共同点之外找出其不同点。比较时不要停留在材料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应着眼于它们本质属性的比较,抓住细微的特征进行记忆。


第二,异中求同,即在识记材料不同点外努力找出它们的相同或相似点。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尽管表面现象千差万别,但往往有本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点。如果我们能找到它们,就会把它们记得更扎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