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 石壕吏》(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7

杜甫诗选 石壕吏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石壕吏

【原文】 暮投1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2,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4。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5,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7。

【注释】 1投:投宿。「投」字写出了一种大动乱时代的仓皇急遽之情状。 2逾墙:越墙逃走。邺城:指相州。附书:指捎信。 3长已矣:是说已经死去了,完结了。更无人:再也没有人。乳下孙:指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4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无完裙:没有完好的衣裙。这里是说老翁一家生活十分简单困窘,儿媳连一件完好无缺的衣服都没有。 5河阳: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孟县,当时郭子仪正在驻守河阳。 6幽咽:低微且断断续续的哭声。流泪而不哭出声音叫「泣」,哭声哽咽叫「咽」。这里是说老妇被捉去以后,儿媳想起婆婆和已经战死了的丈夫的命运,以及将来的日子,极度悲痛迷惘,不由得低声啜泣。 7独与老翁别:是说天亮后杜甫上路时,单独和老翁一个人告别,言外之意是说,老妇已经被抓走了,可以想见老翁的心情该是怎样的悲痛和愤慨。

【译文】 傍晚时分我投宿于石壕村,夜里听到差吏前来抓人。老翁闻声翻墙逃走,老妇慢移脚步出去应对。差役的吼叫声是那样的凶,老妇人的啼哭又是那样的悲痛!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我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战死沙场了。活着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也就死去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开,只是她进进出出,连件完好的衣服也没有!你们如果非抓一个人不可,就抓我好了,我虽然衰老无力,但今晚跟你们去,还能支应河阳的差使,赶得上给部队准备明天的早饭。」夜深人静,无人说话,依稀听到有人哽咽抽泣。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与老翁一人告别。

【赏析】 《石壕吏》是杜甫组诗「三吏」中的一首。乾元二年(759)春,四十八岁的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所以他在赴任途中,到处可见流离失所、 *** 呼号的灾民,于是把自己见到的情景写成了诗歌。 《石壕吏》是诗人途经石壕村时,对当地官衙趁夜抓人情景的真实记录。诗歌通过描写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现了统治者的残暴,充分说明了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全诗依据事情的经过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从「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到「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为第二部分,写了老妇人在情急之下的一番申诉之词;第三部分是诗歌的最后四句。 开篇两句以「猛虎攫人之势」(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勾画出当时混乱、动荡的社会环境。「暮」字既表明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晚上,同时又给全篇增添了一抹暗色。整件事情都因「有吏夜捉人」而起,一听到声响,老翁旋即翻墙而走,老妇则上前哭诉。因此,它对全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夜」字道出了人民深受兵役之苦,即使在宁静的夜晚,都提心吊胆,无法安然入睡。 第二部分首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是一组对仗句,「吏」与「妇」、「呼」与「啼」、「怒」与「苦」分别对应,它们既是「吏」、「妇」两个形象的对比,更突出体现了「吏」与「妇」之间的矛盾。「一何」二字重复使用,有力地突出了县吏的蛮横和老妇的悲惨。「听妇前致词」起过渡作用,引出下面老妇「哭啼」的内容。诗人用十三句诗来写老妇的哭诉内容,中间虽然没有插入县吏的话,但数次换韵、语意几次转折,说明了县吏曾多次「怒呼」。 第一次转折是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这是县吏在搜寻无果的情况下发出的第一次「怒呼」:「你家的男人都去哪里了?」老妇只能哭着说出实情:「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县吏怎肯因此放过她,于是再一次喝道:「其他人呢?快交出来!」她只能无奈回道:「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但此话与下文相矛盾,据全文来推断,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老妇告诉官吏家中再无人后,嗷嗷待哺的小孙儿却哭出了声音,于是老妇赶紧作出解释:「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他母亲要奶孩子,衣服破烂不堪,实在无法出来见人!」县吏不听解释,仍要抓人,老妇急忙应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县吏这才饶过。事件以老妇充军收尾,更证明了世道的混乱。 最后一部分,老妇被带走,只留下儿媳在啜泣。诗人的心情也始终无法平静。最后两句,叙事中充满深情,更让人感到悲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