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解药不一定要「抗病毒」!胸腔医师:维持微环境更重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5

新冠疫情在全球居高不下,虽然曾传出多种治疗药物,但是至今还没有出现能够一举攻克新冠病毒的药物。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胸腔内科主任周百谦表示,其实治疗的思路并不只是「抗病毒」,如何打造良好的胸腔微环境,也是让新冠病人存活的关键。

在台大公卫学院举办的新冠肺炎防疫科学说明会中,周百谦指出,对抗病毒,除了思考如何找到抗病毒的解药,提升病人的身体健康更是重要。

对抗病毒,身体的「微环境」更重要

「我们认为,呼吸道环境是疾病从轻到重的重要因素,比如慢性过敏、气喘等,都让防疫变弱,如何让轻症带原者不变重症,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周百谦表示。

他指出,先前盛传的「瑞德西韦」,只能够消灭病毒,但是新冠肺炎的「发炎」问题并没有解决。「人体的呼吸系统里头还是有痰,肺泡受损还是没有复原,这都是新冠没有出现特效药的原因。

调整环境抑制病毒传播「比奎宁还有效」

除了提升自身健康,改善环境也是一大关键,周百谦表示,调整环境也许比得病之后再来用奎宁还有效。「之前的研究就已经指出,温度、湿度对于新冠病毒的存活与否具有影响力。」或许,未来能够有调整环境的方式,抑制病毒的蔓延。

港大医学院公共衞生学院公共衞生实验室科学分部主任潘烈文教授的团队,于4 月就提出报告,指出病毒在温暖地方仍具感染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研究发现温度会影响病毒的稳定性,团队在实验室量度病毒在不同温度下减少速度。在愈高温的环境下,病毒越快失去感染力。

而这次帮助台湾打下漂亮一仗的「口罩」,未来几年内仍然会是防疫关键,周百谦表示,麦肯锡就指出,未来世界一定要注意「布口罩」的市场。

医界忧年底新冠流感同时发生:台湾的快筛在哪里?

周百谦表示,现在最担心11月之后季节性流感跟新冠同时发生,如何区分是关键,一定要有好方法。

「包括国卫院、中研院,之前都一直说疫苗有好消息,但是我们的快筛呢?」周百谦表示,唯有出现快筛,到了冬天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将新冠以及流感做快速区隔,否则所有疑似案例都去做PCR或是隔离,既不现实也会造成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