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四步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3-16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关于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有几个技巧: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
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
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第二步: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这样做,既准确,又节约时间第三步 第三步分门别类
这种梳理事关对材料的整体性把握,事关整体的解题思路。要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对材料进行逻辑上的整理和划分。分门别类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
(一)横向原则
常见的横向关系,一般有“并列”、“对立”两种。
并列关系可以概括为: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各种现象并列;甲乙丙丁各种观点并列等几类。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的标准及技巧

总结概括申论材料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综合体现。好的概括要符合四个方面的要求,即:全面、准确、简明、流畅。
第2个回答  2020-03-16
第一步
第二:
地PVPE
第3个回答  2020-03-16
感觉这个很专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