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艺城的竹艺之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青神竹编老艺人胡志海、吴德全、罗华灿和年轻的竹编能手殷超、陈云华等人,在传统竹编艺术的基础上,又创新了用“坐标编织法”编织书画艺术品和山水花鸟图案。“竹编状元”殷超于1984年发明了“描图编织法,编织名人字画、山水花鸟等,提高了青神的竹编艺术品的档次。
这一时期,南城乡成教教师陈云华于1984年举办了第一期竹编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象张保珍、李永和、涂淑容、郑桂香、康明芬等优秀学员,随之办起了“中岩竹编工艺厂”。1985年首创了竹编包装盒,很快被推广,形成了竹包装产业化生产,年产值上百万元,为陈云华竹编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1987年,在自贡“龚扇”创始人龚道林师傅的指导下,陈云华、张保珍学会了制作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并制作了编织细竹丝用的“钩针”。这两项技术的掌握,为后来编织《中国百帝图》提供了技术保证。1989年,由张保珍、康明芬共同用竹丝(24丝/厘米)编织出了第一张《中国百帝图》。接着,一批批精品如《隐形观音》、《百子图》等相继闻世。此后,陈云华随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团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表演竹编技艺和展销竹编艺术品。一张竹编精品《中国百帝图》在台湾卖出了1万美元的高价。这次展销,使陈云华又积累了一大笔资金。
1990年至1993年初,陈云华的竹编生产、销售连续走红,产品不仅在国内有较大的市场,而且远销国外,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看好,促使陈云华萌发了要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念头。这一时期,正值县文化局规划南城乡创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文化局和乡政府都从不同的角度支持和帮助陈云华的竹编厂发展。文化局提出了把南城乡文化站和陈云华中岩竹编厂融为一体,厂站合一,文化站长何跃华任副厂长,帮助发展企业文化,陈云华任文化站副站长,抓竹文化的发展,并抽出一定经费开展竹文化活动。这一举措,受到当时乐山市文化局的肯定和支持,后变成了现实文企联姻,互补优势,共求发展。
修建竹艺城随着陈云华竹编厂规模的扩大和竹编事业的发展,他开始构想着修建一座竹艺城,将企业做大做强。
在何地修建竹艺城呢?经过深思熟虑,他初步考虑在南城兰沟村修建。
为什么选在南城兰沟村修中国竹艺城?有三个原因:
其一,陈云华是南城兰沟村的人,想为家乡留笔宝贵社会财富,造福父老乡亲,这恐怕是最根本的原因。
其二,中国“和平老人”邵从恩的老家也是南城兰沟村(即现在竹艺城大门外左侧)。当时,陈云华想借此把邵从恩纪念馆一并修起来,并找艺术家塑了邵老的一个头像,收集了一些资料,邵老的子孙们都回来看了,表示同意。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其三,便于解决土地问题。当时的设想是租用农民的土地,租期为50年。陈云华是该村人,便于协商解决有关土地的一些具体问题。若在别的地方(当时也考虑过在“回水湾”修),有些问题不便解决。
基于上述原因,陈云华最后决定竹艺城就修在兰沟村。1993年5月28日,竹艺城的修建工程破土动工。
中国竹艺城虽然是私营企业,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所以,在竹艺城的修建过程中,受到县、乡、村党政领导的重视,解决了很多具体问题;受到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