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寒假作文

以下是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甲,乙两个好朋友一起出门旅行。旅途中,甲发现地上有把斧头,乙说:“真幸运,我们捡到一把斧头,路上可就方便砍柴取火了。”可是捡到斧头的甲却对乙说:“不对,不是‘我们’,你刚应该对我说‘你捡到了一把斧头’。”
没多久,遗失斧头的人追上来,要讨回斧头。甲惊慌地说:“我们完了!”
“不是我们,你应该说‘这下我完了!’”乙答道。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的抄袭。

第1个回答  2013-10-31
没有分享 何来承担

生物界中有一种象叫“顶端优势“,一株植物的顶芽往往是长得最快、最长的。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植物的顶芽会分泌生长素,而顶芽分泌生长素后又将其运到侧芽。生长素的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生长,因而有了适宜生长素浓度的顶芽得以很好的成长。
这一现象是否给我们一些启示呢?试想,要是顶芽分泌了生长素不是运一部分给侧芽,与其一起分享,而是独吞,那么侧芽就不能为其分担过多生长带来的危害,顶芽何以成长顶芽。所以说,没有分享,就没有分担。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何尝不是这样呢?人生活在由众多不同人构成的社会中,不可能完全有能力面对自身或来自外界的所有问题。很多时候都需要别人与自己分担,共同承受。而要想能同自己分担痛苦、忧愁、麻烦的对象,前提是首要懂得与别人分享。像故事中所说的甲,捡到斧头时特地强调“是我捡到”而不是“我们捡到”,不愿与乙分享这不虞之收获,到麻烦真正降临,也难怪会被乙以“你要完了”来对待。因而我们要懂得与他人分享,才能获得别人替自己分担。
学会与他人分享,需要抛弃自私,持有一颗宽阔、慷慨之心。古时有个为官者叫张仪,在那个贪官污吏俯拾皆是的时代,张仪却始终保持为官为民的作风。他将自己的俸禄、受赏的财物都与百姓分享,深得百姓爱戴,到后来张仪被小人诬害入狱,是众多的百姓上书抗议才使得张仪得以平反,化险为夷。因为有慷慨之心,懂得与百姓分享,他的困难出现时才有众多的百姓挺身而出为其分担。
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如此。如果平时对朋友总吝啬,不愿与其分享自己的快乐、成果,那么当困难来临时,决然不会有人愿意与自己分担。哲人说:“如果我们各自有一种思想,要是我们交换,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思想。”其智慧之处在于懂得分享,在学习中要是我们经常与其它同学分享经验,那么难题到来时只要一起解决,问题很快迎刃而解。1929年横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就是因为和主要国家平时吝于与别国进行交流,最后导致危机来是都不愿承担的恶果。
多一份慷慨,少一点自私;多一点分享,就是多一点分担,少一份痛苦。不要吝啬,大方地与别人分享,当问题来临时,我们就会得到别人分担带来的馈赠。
第2个回答  2013-10-31
摒弃自私“我们”与“我”,一字之差,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丑陋――自私。每个人都有私心,但是,生活在社会集体中,自私是破坏和谐的主要因素。为了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学会摒弃自私。
摒弃自私,我们不致于在利益面前利欲昏心,独占好处;摒弃自私,我们不致于大难临头各自飞。永远不要像甲和乙一样,“为一私者永困自我一隅”。
摒弃自私,才能与人为善。在《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其恶;为大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为了私利而乱人,为了私利而相恶,有什么好处呢?看那些“为大义者”,是什么让他们走在一起,相与,相信,既而相亲?是一颗无私的心。摒弃自私的他们,在利益面前共同分享,在困难面前共同承担,他们始终和睦地共处着。
摒弃自私,才能富国安邦。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人人为自己的私利而奔波,在利益面前争个你死我活,在面对困难时各奔东西,国家哪有什么繁荣富裕可言。相反,如果能摒弃自私,通力合作,那么富国安邦就有保证了。
蔺相如为何能忍受廉颇的不善挑衅?因为他懂得摒弃自私。在秦国对赵国虎视眈眈之际,蔺相如摒弃自私,将个人的矛盾纠纷放在一边,维护国家的安定。为什么廉颇能与蔺相如友好相处?因为他摒弃了自私,他们走到一起,共同维护赵国的繁荣安定。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摒弃自私显得越来越重要。看,有多少人在利益面前与伙伴反目成仇,有多少人在困难挫折前与朋友断绝关系……这无一不是自私自利的心作祟。为了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摒弃自私,以博大的胸怀对待生活,还心灵碧空一分澄澈与蔚蓝。
摒弃自私,还心灵一份纯真,还社会一片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