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7-04
1949年夏,渡江战役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奉命解放西南地区。在出征前,刘伯承与邓小平决定从中央和老区挑选了一批新闻、邮电、财经和公安领域的干部,并招募了上海、南京的大学生和青年职工,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
邓小平政委在会议上强调了这次行动的重要性,这在上海、南京和安徽等地引发了大规模的报名热潮,近万名进步青年报名加入了西南服务团。经过几个月的集训,1949年10月1日,大约16000名人员整装待发,踏上了向西南边疆挺进的征程。
1949年6月12日,西南服务团在繁华的上海宣告成立,由17000多名老干部和来自宁沪杭的进步青年组成。他们告别亲人,克服艰难险阻,跟随部队深入西南腹地。其中,约7000名干部于12月抵达重庆,投入到接管和建设这座城市的艰巨任务中。
西南服务团作为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的第五梯队,与战斗部队同步行动,每占领一地,他们都会留下一支中队来负责政权建设和接管工作。重庆及其周边的区县、企业、学校等,几乎无处不有西南服务团的身影。在邓小平等领导的领导下,服务团的组成包括来自北方老解放区的军事干部和上海、南京等地区的进步青年学生,其中许多人是地下党员或外围组织的成员。
宋任穷担任西南服务团总团长,上海团团长曹荻秋也在此列,服务团下设多个支队和技术、财经、文艺等大队。根据中央的指示,服务团主要由北方老区支援前线的干部和上海等地的知识分子组成。在邓小平的建议下,服务团不仅接纳了从东北局、中原局、华东局等地区抽调的7000多名老干部,还吸收了大量来自上海、南京等地的青年才俊。
这些南下干部不仅为西南服务团注入了骨干力量,还带来了宝贵的革命经验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服务团还从各大院校吸收了各行各业的进步青年,包括工会职工、技术人员、学者等,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西南地区的解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强调军队要转变为工作队,这为西南服务团的组建提供了战略指导。随着中央军委的连续指令,邓小平积极筹备,将组建随军干部队伍纳入解放大西南的整体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