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见佛悟无生”的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6

意思是:早上看花开,一时缤纷,满树都是灿烂红花;晚上红花雕谢了,美景不再,空余一树枯枝。假如我们用花来比拟人生,花的朝开暮谢是无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无常。
引申的意思:人与花的事理一样,世间上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独有的东西,一切都要仰赖因缘才能存在。
诗命《供花献佛》,收录于《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一)》,唐代龙牙禅师所写。

扩展资料:

龙牙居遁禅师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龙牙山居遁证空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俗姓廓,抚州(今江西抚州)人。十四岁于吉州满田寺出家,后往嵩岳受戒。从此以后,他开始策杖游方,遍参禅师。

一日,龙牙禅师问翠微和尚:“学人自到和尚法席一个余月,不蒙一法示诲,意在于何?”   

翠微和尚道:“嫌甚么?”   

龙牙禅师一听,茫然莫测其旨。 于是便前往参礼洞山良价禅师。   

洞山禅师道:“争怪得老僧?”   

龙牙禅师仍然不明白。于是他又回来,再问翠微和尚:“如何是祖师意?”   

翠微和尚道:“与我将禅板来。”   

龙牙禅师于是将禅板递给翠微和尚,翠微和尚接过禅板,举起就打。   

龙牙禅师道:“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   

无奈之下,龙牙禅师又前往参问临济禅师:“如何是祖师意?”   

临济禅师道:“与我将蒲团来。”   

龙牙禅师于是将蒲团递给临济禅师,临济禅师接过之后,举起来就照着龙牙禅师劈面打来。   

龙牙禅师道:“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   

后来有位僧人问龙牙禅师:“和尚行脚时,问二尊宿祖师意,未审二尊宿明也未?”   

龙牙禅师道:“明即明也,要且无祖师意。”   

龙牙禅师后来又参德山禅师。初见德山,龙牙禅师便问:“学人仗镆邪(鎁)剑,拟取师头时如何?”   

德山禅师便伸出脖子。龙牙禅师道:“头落也。”   

德山禅师一听,便微笑。   

龙牙禅师后来将参德山禅师的这段因缘告诉了洞山禅师。洞山禅师便问:“德山道什么?”   

龙牙禅师道:“德山无语。”   

洞山禅师道:“莫道无语,且将德山落底头呈似老僧。”   

龙牙禅师一听便知过,遂礼拜忏谢,并留在洞山禅师座下,随众参请。   

一日,龙牙禅师问洞山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洞山禅师道:“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   

龙牙禅师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为报师恩,龙牙禅师继续执侍洞山禅师八年之久。后受湖南马氏之邀请,住龙牙山妙济禅苑,开法接众,号证空大师。座下有徒众五百余人。   

龙牙禅师接人,语言虽平实,但干净利索,决不留一丝一毫的尾巴。试举数则如下:   

1.问:“十二时中如何著力?”师(龙牙禅师)曰:“如无手人欲行拳始得。”   

2.问:“终日区区(辛苦奔波),如何顿息?”师曰:“如孝子丧却父母始得。”   

3.问:“如何是道?”师曰:“无异人心是。”乃曰:“若人体得道无异人心,始是道人。若是言说,则没交涉。道者,汝知行底道人否?十二时中,除却著衣吃饭,无丝发异于人心,无诳人心,此个始是道人。若道我得我会,则没交涉,大不容易。”   

4.问:“古人得个甚么,便休去?”师曰:“如贼入空室。”   

5.问:“二鼠侵藤时如何?”师曰:“须有隐身处始得。”曰:“如何是隐身处?”师曰:“还见侬家么?”   

6.问:“知有底人,为甚么却有生死?”师曰:“恰似道者未悟时。”   

7.问:“如何是无事沙门?”师曰:“若是沙门,不得无事。”曰:“为甚么不得无事?”师曰:“觅一个也难得。”   

龙牙禅师示寂于后梁龙德三年(923)。春秋八十九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