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去坟地送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2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是我国民间非常隆重、热闹的娱乐型节日。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民间也有很多习俗,如吃元宵、观花灯、走百病、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祭门、祭户等。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正月十五都去给已故的人送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给已故去的人们送灯的习俗传说是从明朝开始的。朱元璋当皇帝后,在元宵节这天去祭拜他母亲,但没有找到他母亲的坟地。于是他在坟场的每个坟前点了一盏灯,然后不停地磕头,哪个坟前的灯没有灭,哪个就是他母亲的坟,最后找到了完成了祭拜。




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的优良传统,于是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百姓们都给故去的亲人送灯。每年正月十五的团圆饭都在天黑前结束。正月十五为什么要去坟地给已故的人送灯

团圆饭那么早结束的原因民间有两种说法:其一种说法是,“吃完十五饭,去把庄稼活干”。意思是正月十五的饭一吃,意味着年也就过完了,该下地干活或是上班了。还有个说法是,吃完十五团圆饭后,要去给故去的亲人送灯不敢耽搁。

还记得小时侯大人们提前把蜡烛、鞭炮、纸钱之类的祭奠品准备好,吃了团圆饭后,趁天还没黑就提早去坟地给老祖宗送灯来祭奠已故的亲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