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重点文言文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7

1. 诗三首的文言知识

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所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词 1.古今异义词 (1)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古指农事,今泛指。

(3)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古是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2.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2)名词用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3)名词用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弹琴。

书,读书) 或棹孤舟(棹,划) (4)意动用法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2. 5题基础知识+三首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急需

1、C组四个字音全正确,其余三个都各有错误。

2、D 3、A 4、B 5、D

诗词鉴赏

两者都写田园生活,第一首表达作者对隐居田园的向往,第二首借写景来写自己恬适的心境,充满禅意。

1)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暗”字有何作用?请作分析说明。

含义:征尘暗,好久没有驰骋疆场了。表达作者报国无门的失望无奈之情

2)分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对比手法,写了报国无门的愤懑。

文言文阅读:C A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选自《诗经•邶风•静女》)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选自《诗经•卫风•氓》) 选 C 因为--两个词

3. 杜甫诗三首文学常识

望岳,属于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

其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颈联:荡bai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两联都是对偶句,造化一句也有拟人手法,du但这个问题问得。。。。。律诗里面的对偶是很平常的修辞手法啊,感觉不应这么问zhi。

春望,属于近体诗中五言律诗,烽火就是指战争。

石壕吏,属于古体诗,从内容看为叙事。但根据一般的诗词内容体裁,是分为咏物言志、写景抒情、即事感怀、dao怀古咏史等,石壕吏网上版靠的话没法靠。

补充:从大分类上看,古诗词分古体诗权、近体诗、词、曲,而古体诗又分律诗和绝句。如果提问中只是要区分三首诗的大类,那前两首只要说是近体诗即可,区别于《石》的古体诗。

4. 高中语文诗三首原文是什么

人教版 高一上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短歌行【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啜?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 《诗三首哪些句子是重点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

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 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好评",谢谢!)。

6. 25课《杜甫诗三首》25杜甫诗三首一、基础知识的积累1、按要求默写

1、一览众山小.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天亮登前途,独与老翁别.2、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 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 如闻泣幽咽. 老翁逾墙走,3、D 4、C5、大概是说的不正确:A.若说正确BCD6、B7、李白 潼关吏、新安吏 望岳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五言古诗,老妇.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4、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 5、6、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 人教版初二杜甫诗三首的古文词语解释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时听到鸟鸣反而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连持续几个月,一封家书就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望岳 《望岳》诗意画

(东岳泰山)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有何等威仪呢?从齐到鲁青翠连绵。一望无际。 大自然将天地间的神奇秀美都赋予了你,山南向阳,山北背阴,明暗分别,判若晨昏。 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坦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都要睁裂。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的低矮渺小。

暮投石壕村(1),有吏夜捉人(2)。 老翁逾墙走(3),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4)!妇啼一何苦(5)! 听妇前致词(6):“三男邺城戍(7)。 一男附书至(8),二男新战死(9)。 存者且偷生(10),死者长已矣(11)! 室中更无人(12),惟有乳下孙(13)。 有孙母未去(14),出入无完裙(15)。 老妪力虽衰(16),请从吏夜归(17), 急应河阳役(18),犹得备晨炊(19)。 夜久语声绝(20),如闻泣幽咽(21)。 天明登前途(22),独与老翁别(23)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赶忙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啊!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第三个儿子服役去防守邺城。第一个儿子捎信回来,第二个儿子刚刚牺牲。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天亮后,我登程赶路的时候,只能同那一个老汉告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