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破冰行动的三个看点和建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昨天看完了破冰行动最后两集。谈谈看法。

每个故事的结局都应该总结一个道理,释放作者最后的情怀。逻辑上看,有些角色本不用去死,但就像死神诅咒一般,必须得死,即便死的逻辑奔溃,剧情坍塌,剧本让你死,你不得不死。但悲剧更给人以震撼,也更触及人的灵魂。从最后死去的三个角色看。

马雯,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被突如其来的来福枪喷死,这支枪早不出晚不出,这群匪徒即使被打的鲜血淋漓,被灭火器喷得无法站立,都不曾拿出,就在最后一刻出现了,就是为她准备的。马雯,故事需要的悲剧人物,其实是爱情受挫后的悲剧延伸,她喜欢李飞,又知道李飞喜欢别人,她为爱人牺牲,这样的死,能唤醒李飞的爱吗,是最让观众痛心的。

赵嘉良,经过在塔寨的严刑拷打,一番垂死挣扎,隐姓埋名二十年,龙潭虎穴多少回,都没有死,最后时刻,在马局长已经跟林耀东谈完带走赵和李飞时,林灿突然开枪,打死赵嘉良。林灿一向理智聪慧,谨慎处事,是林耀东得得力爪牙,也是林耀东最为赏识的,即使父亲被做人质,他虽痛苦也能理性处置,怎么最后突然情绪极端,非杀赵嘉良?赵嘉良,是故事需要的悲剧人物,隐苦二十多年,刚与儿子相识,最后牺牲,让人痛惜。

林宗辉,一个还保存着信仰的人,一个认为罪念深重等待赎罪得人,女儿已死,了无牵挂,也是跟林耀东一番激烈的伦理争辩后,本是选择撞墙而死,没死成最后逼着林耀东打死自己,一向冷血无情的林耀东此时却难以下手,最后又痛下杀手,这个设计可能把大毒枭人性的一面彰显出来,毕竟是亲人兄弟,毕竟还是在祖宗灵位前,林耀东的反应也在情理中。林宗辉,故事需要的悲剧人物,几乎一家都死,虽然最后做了正义的事,一心想着复兴塔寨村,但是悲惨的命运,也是让人痛心疾首。

父子情深。赵嘉良与李飞,整个故事贯穿的重大关系。父爱如山,任达华老戏骨,诠释了父爱,他默默的关心关怀着李飞,即使可以穿透风浪的锐利眼神,可以千变万化的掩饰达人,在看到儿子的一瞬间,眼里是温柔的,是湿润的……这种父子之间的眼神相触,信息量太大,每个画面都在此刻定格。男人的情感深沉的像海,即使刚刚相认时,短暂的相聚,那种情感不轻易外漏,还一直掩饰并不断开着玩笑,就如李飞说的,他最后依旧带着面具跟他交流,遗憾的是他二十多年早已忘记人间最平常的称呼,“爸”,也让他到最后也未叫出……

我始终觉得李飞应该在情感上大爆炸一次,应该向给他们设了一个大棋局的李维民讨说法,父亲藏了二十多年,也许儿子怨恨了他二十多年,因为一局大棋,整个人生都搭进去了。每个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但不愿看到至亲的人受苦受累,所以李飞应该痛恨,为什么父亲受这样的苦,赵嘉良也痛恨,为什么又让儿子走这样的路?

也许正是这样的棋,让父子心心相惜,都想为彼此牺牲。所以,李飞会问李维民,如果都死了呢?李维民沉默呆滞,甚至不敢多看一眼李飞……

兄弟情深。

赵嘉良与李维民。一个在刀尖火坑上传递信息,一个在指挥舰船上劈波斩浪,缉毒大业将三十多年的兄弟战友情牢牢栓死。即使意见分歧,即使内心怨恨,但永远坚信彼此。当侦察小组报告发现赵嘉良尸体时,李维民惊愕的瞬间,万般的痛心把他压在了椅子,他曾想到了这个结局,也许他不愿相信这个结局,也许他想的是这次事后要好好跟他聚聚,让他流浪二十多年后回归家庭,父子相聚,但一切如梦如影,强忍着痛苦,堵住内心如涌喷的泪水,低沉的继续指挥……

李飞与马云波。能有人为自己挡子弹,这个人一定值得挡,这是缉毒英雄的魅力,有人愿意去挡,是这个人关键时刻的品质体现,所以,两个人肯定也是心心相惜。想起过去老师的一句话,落难得的时候,找谁帮忙,找曾经真诚帮助过你的人,过去曾经帮你,一定是觉得你有值得帮,肯定认可你,所以将来他会比其他人更主动。李飞和马云波这种战友情深,即使有人思想出现问题,也依旧不会影响他们内心对彼此的情感。

李飞与宋杨。为兄弟两肋插刀。这种情感在烈士陵园那段已经很好的描述,这个场景应该是无数战争片,警匪片,甚至一些古惑仔片出现的,面对牺牲者的墓碑,每个人此刻的情感最为真切,因为此刻与死者的交谈是在心里的。

男女情深。

马云波夫妻。患难见真情。马云波最后那封信很让人感动,他认识到缉毒英雄这个称号,让他自己变得虚荣,这也许是无数取得成功的人士都可能出现的问题。个人浅薄想法是他不向组织坦白,不敢于让妻子去戒毒所,我觉得是虚荣所致。但,他的危险,李飞替他挡过,妻子替她挡过,还有很多风险,更凸显了他的英雄,也是悲剧英雄。最后。夫妻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丈夫可以放弃一切,妻子可以放弃生命,这种互相成全,互相心念彼此,应该是天底下最真挚的爱情。

李飞与陈珂。这段不想多说,因为我个人不看好他俩。

李维民和李飞恐怕是最伤心的,对李维民,最得力最疼爱的下属,马雯,最真挚最依仗的战友,赵嘉良,都牺牲了。对李飞,朝夕相处且深爱自己的女同事,失散二十余年刚相认的父亲,都牺牲了。即使如此巨大的痛苦,还能持续战斗,支撑他们的就是信念。

信念也是整个电视弘扬的主题。在此不多提。

林耀东其实也是有信念的人。只是他的信念是邪念。一直沉稳阴毒的人,最后那段让我不理解,不想被抓,想去死,我觉得不是难事吧。最后那个场景,祈求马云波杀他,一下子让我觉得林耀东像被怂人附体一般,已然不是他。这段设计也让我不理解。

林耀东不得不说也算是成功的人。把一个村寨变成制毒基地,把关系网打通到市长局长,把生意线拉放到世界各地,他的手段毒辣,他的思维细腻,他的做事严谨,他的魄力巨大,他的胆识非凡。这样的人,我想放在其他领域,也可能成功,因为素质在那摆着,但走错了路,就要付出代价。想起一句话,情商智商都高的人,思想信念缺失就是危险品,危害国家和人民。而往往这样的人,又是最自信的,最无畏的,对警示不屑一顾,对教育置若罔闻,我想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人。只是我们的理念中,注重能力培训,有时忽视思想引导,其实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否则,错了只能用强硬措施制止和惩戒。林耀东能混迹多年而不得法,牺牲这样多人,布局二十多年的棋,才收拾掉他,可不是警察抓小偷那样简单,而是复杂繁琐的证据获取和“保护伞”势力的激烈对抗。

剧情设计再稍微贴近现实一点。凄凉的背景音乐,拨动我们的心铉,那些悲凉的,凄惨的,那些感人的,动容的,伴随着哭泣,泪水,以及忧伤深邃的眼神。但是有时候过于沉重,平时现实生活中,大多还是有笑点和幽默剧情,完全的正义凌然,显得不接地气。以前看人民名义达康书记,市委会上那股匪气,喊财务局长叫财神爷,显得现实,包括李云龙骂骂咧咧也觉得真实。

案情设定再稍微逻辑合理一点。警方对案件的部署应该非常缜密的,即使个人英雄主义也应该是在科学合理严密的整体部署下,个别漏洞或不得已的情况突现出来,毕竟是警方整体作战,不是第一滴血。

角色发挥再稍微合乎实际一点。一般情况下,总指挥负责整个案件协调运转,全面指挥,思想动员部署应由最高首长实施,当时在开展前期我觉得厅长发言动员最好,再配上画面,语气深沉稳重,其他配合的领导也应该有意见建议,特别在一些会议上,应该有争论场景,总觉得有一言堂的感觉。

总得来看,这部剧尺度很大,上到市长,局长,这些人物思想滑坡也敢于揭露,把真实的故事题材通过艺术加工搬上荧幕,描绘了缉毒战线上惊心动魄,充满危险的案件故事,塑造了正义英勇的人民警察形象,弘扬了缉毒干警无畏无惧的战斗精神,值得一看,值得点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