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和叙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1 展示和叙述

记录一件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展示,一种是叙述。什么是展示?展示就是调动我们的各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把一个场景中的关键细节展示给读者。什么是叙述?叙述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把要表达的内容概括出来,或者对在较长时间段里发生的事进行概述。

  “我拿着一支黑色的派克水笔不停地写字,肩膀上一阵酸痛。”这是展示;“我写了很长时间。”这是叙述。结合例子,你可能慢慢明白了展示和叙述的区别。

2 如何加提示语

  我曾经结合文章教孩子们怎么写对话,其中“如何加提示语”就很有讲究。比如,有的人会告诉你“小说中的人物和读者的距离要短”。这是什么意思呢?例如:“他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不耐烦地说:'能不能先给我一包烟?’”这句话中的“不耐烦”这个词是作者的主观描述,读者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描述,而不是根据人物对话来了解人物的。这中间多了一个中介(作者),这个中介让小说中的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变得相对比较长,这就不好。如果你要表现一个人不耐烦,就不应该写他“不耐烦地说”,而要使他说的话让读者自动看出不耐烦。这个句子可以修改成:“他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说:'别废话,快给我烟!’”

我教给孩子们的写作技巧是“写说不出现'说’”。例如:“他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不耐烦地说:'别废话,快给我烟!’”所谓“不出现'说’”,就是把“不耐烦地说”这个连接语去掉,只剩下“他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别废话,快给我烟!’”。是的,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用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代替“说”,来引出人物的话。当然,人物的动作、神态要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写说不出现'说’”这种表述还有瑕疵。

3.认识水平

影响一篇文章价值的,除了表达方法,更有作者的认识水平。我们的写作课,会有一些价值观的碰撞,会有一些思维的启发,但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最终是阅读培育出来的、是环境熏陶出来的。

  例如“生活敏感度”。孩子没内容可写,并非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发现和感悟生活的心灵,是“生活敏感度”低。我们在写作课里可以教一些发现、提取写作内容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想象”“联想”“发散图”“思维图”“列提纲”等,但“生活敏感度”要提高最终是持续的观察、自我的高要求、外界的强刺激多方面作用才会取得一点效果。

  例如“文学水准”。文学就是要突破常规,文学就是要发现个性,文学就是要创建风格。即使我们所教的写作技巧,和文学不违背,也会推荐文学读物,但“文学水准”最终是高品质阅读、天赋、勤奋、坚持的混合作用的结果。

  例如“写作热情”。那些把写作当作自己的兴趣,当作自己的爱好,成为自己的习惯,成为自己的生活的人,往往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有的就是一种缘分,他和文字的缘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