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你知道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5

家庭教育观念就是父母或者家长对孩子未来如何发展持有的基本观点,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发展观,教育观,亲子观等等,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研究表明,后期孩子的行为方式往往受早期父母观念的影响。

观念是行为的基础。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往往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长大后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 健康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培养的孩子会对知识的渴求,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会教育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俗话说:“什么样的父母养育什么样的孩子”。父母不仅给孩子提供一个物质满足的家庭环境,还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有精神内涵的家庭氛围。

许多问题孩子的问题根源不在孩子,而在家长,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们应该扣心自问,孩子的身上是否折射着你的影子,你自身究竟有没有太多问题,要不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中,有几段记者和孩子们的对话。

对话1:

记者:“你个子真是很高,为什么会长这么高呢?”

幼儿:“因为我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

对话2:

记者: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幼儿:我想当警察。

记者:警察是干什么的呢?

幼儿:交警也可以收蛮多钱。

记者:交警?你看见过交警收钱没有啊?

幼儿:看见了。

记者:他怎么收呢?

幼儿:我干爹他是交警,他收那个车子(的钱)。

记者:那如果给你的钱你收到以后,是交给你的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

幼儿:交给领导也分一点,都分一点。

记者: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

幼儿:不分,那不行,那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

对话3:

记者:爱是什么意思啊?

幼儿:就是我把你抱着。

记者:那你有没有想抱谁的想法?

幼儿:没有。

记者:你会对什么人说我爱你?

幼儿:我觉得那不好说。

幼儿:因为,因为那个恶心。

从中不难看出幼儿观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的观念往往在于早起父母的影响。父母为人正派,孩子长大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大家可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坐出租车的时候,你把包包落车上了,有的出租车司机会想方设法找到你,而有的你不找他就自己吞了。这不在于后天的教育方式,而在于早期的观念。

在家庭中,我们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诉他,做人要正,不义之财不取。如果家人什么都要什么都得,那么孩子从小耳闻目睹,长大后,他也一定不会坚持信念。

早早结束的童年:

一提到儿童,我们的脑海里通常会涌现出一个个活拨可爱、烂漫天真的孩子。

然而,今天,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和我们心目中的孩子已经大不相同了。他们大多数不再那么卑纯,在穿着打扮、语言思维、消费方式、甚至心理等方面表现的越来越成熟,人小鬼大、语出惊人,变成了世故圆滑,行为方式严若成人的“小大人”。

有资料显示,我国“烟民”的平均年龄在不断降低,年龄最小的烟民竟只有7岁。幼儿园的孩子就学会了请客吃饭,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甚至知道怎么去配合大人的心意做事。

现在,很多父母会说“ 现在 社会 竞争这么激烈,让小孩早点懂事、早点学会成人世界的规则有什么不好,我们就是希望她早点懂事,才有意识地教她学习这些成人世界的行为规范。这样,长大后她就可以更好地适应 社会 。总之,这样做也都是为了她好,对她将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但是家长没有想过,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大的压力。他们生下来起,就承载着太多的希望与重托。

他们每天都被催赶着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匆匆忙忙地度过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一去不复返的快乐荤年。

孩子的内心也必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日后表现出来的,挣扎,狂妄和脆弱,都是这个压力的后果。

过分溺爱

对孩子宠爱过度,只宠不教,无益于孩子的独立成长。有的父母会说孩子不懂事,懒惰,说他他也不听。

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因为穷人的孩子他不仅要管自己还要照顾妈妈,照顾兄弟姐妹。而我们现在多是独身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照顾,但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总觉得孩子还小,或者孩子学习太累了,家里的事就别让他操心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自私。

相反,如果在生活中能有意识的让孩子帮助父母长辈做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让孩子体会你的难处,不要采取自我牺牲的教养方式。

强调对孩子的绝对权威

强调自己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孩子在你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一切要由你做主,强调用诱导和压制的手法迫使儿童循规蹈矩,顺从听话。至今很多人父母在评价孩子时,听话、稳重仍是一大优点。

对孩子的期望过重,望子成龙

现在的幼儿父母深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他们具有思想独立、个性化、创新性等新时代的变化特征,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人才的导向也使这一代的父母在教育观念上偏向“重智能,轻素质”的现象。

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在一定限度内,父母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作用也越大,但是如果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便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丧失进取的勇气,产生急躁情绪。

在这时候,很多家长也会只去理智和耐心,采取打骂或者逼迫行为。如教孩子做作业时的情绪失控。

树立平等的亲子观

儿童不是一个缩小版的大人,也不是完全无知无能,更不是一块什么都没有的白板,有的父母在传统观念作用下,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翻看孩子的日记。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需要你的尊重,父母不妨做一下角色转换,和孩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

很多父母依然存在着“高学历”一定“高收入”的看法。对孩子说,不好好读书,你以后就怎么怎么样。然而事实正是如此吗?

现在大学招生数量逐年增大,而人才能力却在不断下降,考上大学已经不在是评判成才的唯一标准。家庭当中,父母不妨结合孩子自身特点,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发展多方面兴趣。

不仅注重学历,更着重培养孩子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在面对 社会 各种竞争压力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