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万事和为首,人脉跟着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14

人脉是一笔无形的资源,一笔宝贵的财富,万事和为首,和则两利,分则俱伤。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吃饭是对的,但只靠能力吃饭是错的。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不以和为贵,那么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紧张起来,从而破坏团结的局面。有道是“和”能“嫁接无根树”,能“点燃无油灯”。俗语云:“家和万事兴”、“国和民太平”、“和气生财”。人与人的关系不可以无“和”。无论是“和气生财”还是“家和万事兴”,都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和”,是人际关系的减震器、润滑油,是生活的芳香剂。

每个人都有上进心,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对单位、对个人都是好事,应当鼓励。能力再加上人缘会让你如虎添翼。特别是当你有了能力、成绩之时,就更应该保持好的态度,对周围的人增加感情投入,这样你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也愿意给予你帮助。

春秋战国时期,蔺相如两次出使秦国,保全赵国不受屈辱,为赵国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为此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这些话不知道怎么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他就装病不去上朝。

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真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根本就用不着怕他。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反倒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忍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讲给了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见了蔺相如,廉颇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古人有云:“和则生财”、“家和万事兴”。的确如此,如果一个家庭整天笼罩在争吵之中,那它离瓦解就不远了。一个国家处于动乱之中,那么它的人民就没有安宁之日。蔺相如用自己的大度容忍了廉颇,廉颇在知道了蔺相如的本意后,主动去请罪,结果二人成为了好朋友。试想,如果蔺相如和廉颇对着干的话,那敌人将会乘机而入,整个国家都可能灭亡。所以说,万事都要以和为贵,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好关系、好人脉。

在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中,“和”是精髓。万事以“和”为首,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只要你懂得办事之法,只要你有一个良好的人脉圈,你就可以借别人的力量来成就自己。杨遇夫在《论语疏证》中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凡事要讲和,只有万事和,好人脉才会跟着来,如果两个入走到一起就争吵,还会有良好的关系吗?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更广的人脉圈。要想做到万事和,就要站在对方的位置,替对方考虑,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对方,理解对方所不能理解的,坚持做到万事和,才能在人脉关系中发展自己。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如果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对方心情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与好感,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我们来看一下李嘉诚是怎么做生意的:假如一笔生意你卖10元是天经地义的,而我只卖9元,让他人多赚一元。表面上看我是少赚了一元或者亏了一元,但是,从此之后,这个人还和我做生意,而且交易越来越大,而且又介绍他们的朋友与我做生意,朋友又介绍朋友来与我做生意。所以,我的生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的朋友圈子也越来越广。

如果你分享的东西是对别人有用、有帮助的,那么别人就会感谢你。你愿意与别人分享,有一种愿意付出的心态,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一个正直的人,就愿意与你做朋友,愿意与你打交道。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并且善于利用人际关系网,才能更好地把事情办好,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知道,商人做买卖,都是以赚钱为目的。

在一家店里,有一位老掌柜,他做人、做事向来都是以和为贵,凡是在他店里买货的人,无论是年少年长,还是文弱强悍,他都是一脸笑容,客气迎送。有时碰到一两个年少无知的客人冲撞了他,他也毫不介意,甚至还会夸两句那些冲撞他的人,让他们化争吵为和气。

一次,有个人来买水果,“这水果这么烂,你是不是该便宜一点呀,一斤也要卖8元吗?也太贵了吧?”那人边说边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

“您放心吧!我的这些水果都是很好的,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去别家比较一下。”

他说:“一斤5元,卖不卖?”

老掌柜还是微笑地说:“先生,那可不行呀,实在是没办法便宜了,我要是一斤卖你5元,对刚刚向我买水果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真的一点也不便宜吗?”

“哪有那么不好,你再看看,不会那么不好的,而且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要卖15元了。”老掌柜依然微笑着。

不论客人的态度如何,老掌柜一直面带微笑,而且笑得像开始那样亲切。

客人虽然嫌东嫌西,最后还是以一斤8元的价格买了他的水果。

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做生意遵循“和为贵”的原则,才会有更多的买卖。

人们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卫星之所以能够升上天空,是因为有火箭做助推器。人要走向成功,就需要有人来帮,要与身边的每一个人融洽相处,合作共事,因为,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座金矿。

在与人交往中,要遵循和为贵的原则,互相留台阶,为他人着想,为自己铺路。只有做到事事和,你的人脉才会越来越广,成功也会不期而遇。

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