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里的前视、后视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5-23

前视点可以看成是目标点,就是要进行测量的点。在一站上测的点较多时,前视点往往说成中视点,而将最后一个中视点说成是前视点。

后视指的就是看水准点的读数,看完水准点之后测量得到的读数就是前视.

后视点可以看成是已知的数据点,后面的数据是以此为基础进行传递的。因为大部分时候仪器是架在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相对于前进的方向来说,是向后看的,所以形象地称为后视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30

后视指的就是看水准点的读数,看完水准点之后测量得到的读数就是前视。

相对于前进的方向来说,已知的数据点或者以观测的点在后方,称为后视点。

前视点可以看成是目标点,就是要进行测量的点。在一站上测的点较多时,前视点往往说成中视点,而将最后一个中视点说成是前视点。   

前视和后视是相对的,在这一站上是前视点,到了下一站就成了后视点(因为它经过测量后,成了已知点)。

第3个回答  2018-03-30
测量的根本任务是测定和测设某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我们需要使用测量仪器设备,通过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来完成这个任务。
在工程测量中,通常采取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来测定和测设某点的高程,采用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方法来测定和测设某点的平面位置。
常规的工程测量,首先必须要有已知坐标和高程的控制点为起点,按照一定的形式的行进路线进行观测,最终将坐标和高程值“传递”到待定未知点上。如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观测路线通常布设为闭合环、附合线路、支线路三种形式。
根据观测路线的前进方向、观测仪器所处的位置(测站)和观测顺序的先后,就出现了前视方向和后视方向的概念。
当仪器架设在已知点和待定未知点之间时,须要先对已知点进行观测,然后再对未知点进行观测,按照观测路线前进的方向,已知点在仪器后方称为后视点,待定未知点在仪器前方就称为前视点。
同时,前视点和后视点是相对于某一测站来说的, 当观测路线较长、或前方有障碍物遮挡视线时,我们需要多次迁移测站的位置。在这一测站上某个未知点是前视点,迁移到下一测站这个点就成了后视点,因为经过上一站的观测,该点已经成为了已知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1-25
测量的根本任务是测定和测设某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我们需要使用测量仪器设备,通过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来完成这个任务。
在工程测量中,通常采取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来测定和测设某点的高程,采用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方法来测定和测设某点的平面位置。
常规的工程测量,首先必须要有已知坐标和高程的控制点为起点,按照一定的形式的行进路线进行观测,最终将坐标和高程值“传递”到待定未知点上。如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观测路线通常布设为闭合环、附合线路、支线路三种形式。
根据观测路线的前进方向、观测仪器所处的位置(测站)和观测顺序的先后,就出现了前视方向和后视方向的概念。
当仪器架设在已知点和待定未知点之间时,须要先对已知点进行观测,然后再对未知点进行观测,按照观测路线前进的方向,已知点在仪器后方称为后视点,待定未知点在仪器前方就称为前视点。
同时,前视点和后视点是相对于某一测站来说的, 当观测路线较长、或前方有障碍物遮挡视线时,我们需要多次迁移测站的位置。在这一测站上某个未知点是前视点,迁移到下一测站这个点就成了后视点,因为经过上一站的观测,该点已经成为了已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