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盛世里普通老百姓平均大概什么生活水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6-24
这个从一些市井小说可以窥探一二:最底层的:一辈子就混个百八十两白银存款算是小户(有门手艺或者说长工一类)的常态。(饭食靠公家、讨老婆盖新房什么的奢望),底层:而自耕农这一类的虽然不一定吃的了白米饭,小米这类当主食还是管够的。偶尔(1-3月内)能一两吊钱买买肉食打牙祭。婚礼聘金盖房这类的和现在差不多都属于大出血级别。
第2个回答  2019-06-18
过年时能够吃“白色的主食”,南方就是脱壳白米饭或米粉、挂面,北方就是大白馒头、米饭或宽条白面条。如果是封建社会的普通农民家庭,在过年时还能够通过饺子、包子这一类食物让家庭成员都能尝尝肉是什么味道。如果运气好还能去河裏捞点小鱼小虾当下酒菜。达到这个水平,基本是治世了。
第3个回答  2019-06-18
古代所谓的“盛世”从来都是虚化的,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真正的盛世!古代社会生产水平,科技水平低,人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填饱肚子,一切以吃饱饭为原则,因为古代百姓是靠天吃饭的!所谓的“盛世”就是风调雨顺、天公作美,农作物丰产,加上没有大规模劳役和兵役,朝廷轻徭薄赋,人们基本上能吃饱饭(饿不死),这就是百姓期盼的盛景之年!
第4个回答  2019-06-18
传至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那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
第5个回答  2019-06-24
水稻种植区要比小麦种植区好一点,就肉类供应来说,水稻种植区的热量消费大概3.6%来源于动物,相较之下小麦种植区只有1%。所以说,很多人所谓的“古人平时都吃糠咽菜”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没有根据的个人想象的,古代普通人平时的主食种类其实和现在没多大区别,吃糠咽菜主要发生在饥荒时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