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溪镇的产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1、一拉溪镇是东北最大的紫苏生产基地,产品不仅打入了大城市超市,而且远销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永吉县一拉溪镇有近5000户农民,种植2600公顷的苏子,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苏子又名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呈卵圆形,表面灰棕色,种子黄白色,有油性,压碎后有香气,味微辛。苏子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多。苏子除幼苗和嫩叶可食用外,籽实可以作为芝麻的代用品。苏子油还是一种重要工业原料,可用来制作雨伞、雨衣、油漆、油墨等。一拉溪镇农民种植苏子的历史很长,但过去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种植量少、种植分散、品质差、产量低等原因,始终无法形成生产规模。1996年一拉溪供销社和一拉溪镇杨木沟村结成对子,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苏产品专业合作社。1996年协会收购苏籽37吨,农民纯收入14.4万元,初步尝到了种苏子的甜头。在此基础上,2004年成立了一拉溪镇经纪人协会和苏产品专业协会。即使在当时,社员的经济状况仍然困难,仅仅1300口人,其中竟有230户特困户。在困境中,合作社发动农民种植苏子,与198户农民签订种植苏子30垧的合同,年底收购苏籽37吨,农民纯收入33万元。与当年种植玉米相对照,种植30垧苏子比种植30垧玉米增加纯收入10万元。一拉溪供销社加工苏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全镇苏子种植面积达一千二百多公顷,使三千多名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收入。面对如此广阔的前景,合作社一方面狠抓苏子产品的市场开发,另一方面狠抓高产优质品种的引进,多年来不懈努力,使得苏产品基地不断扩大。2007年,一拉溪苏产品专业合作社收购苏籽3200吨、苏叶3800吨,总产值4300万元,带动农户5500户,为农民增加收入近1000万元,苏产品主要销往韩国和日本。一拉溪供销社将四十吨“采绿”牌苏叶销往南韩,一次性创汇一万八千美元。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建起了苏子产品加工厂,成立了苏子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逐步引导农民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他们以服务“三农”为已任,为广大农户签订了苏子种植合同,确定了保底价,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并将统一从南韩购进的优质种子,专用肥料、农药等送到农户手中,对特困户统一办理了购销业务。同时他们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屯进行科技培训、现场指导、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尝到甜头的农民种植苏子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涨。截止2008年五月末,该社已收购苏叶三千吨,实现产值三百五十万元,出口创汇四十多万。巴掌大的苏子叶飘洋过海出口韩国,成为韩国人钟爱的咸菜,并占领了韩国80%多的市场,再加上出口韩国的苏籽,每年为国家创汇40万美元。在吉林省永吉县,苏子的种植和销售渐成燎原之势,从小小的一拉溪镇一直辐射到四平、延吉、松原、白城等其它地区。如此成绩,是与永吉县一拉溪苏子专业社的努力分不开的。2004年,该专业合作社收购苏叶2500吨、苏籽4000吨,销售4000万元,为农民实现收入1000多万元。八月份正是苏子叶采摘的时候。站在田边望去,只见成片的苏子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苏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约一米多高,椭圆型的叶片有巴掌那样大,看起来普通极了。苏子在十月份结出的苏籽可以用来榨油。就是这种不起眼的植物,在当地农民的眼中却藏着“金”:种一亩苏子相当于两亩玉米的收入。
2、良好的科技服务带动了全镇畜牧业的良性发展。2008年,全镇共有市级牧业小区3个,县级牧业小区11个,千只以上的肉鸡养殖户为33户,鹅养殖户9户,蛋鸡养殖户12户,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13户,100头以上的为55户。全镇26个村现存栏黄牛7863头,生猪7621头,肉鸡10万只,蛋鸡14万只,梅花鹿400头,现有养殖大户122个。该镇农户畜牧业养殖收入占当地农民年收入的40%至60%。
3、农业开发区高质量建设了覆盖岔路河镇、万昌镇、一拉溪镇的万公顷绿色水稻基地,严格实行统一水稻品种、统一栽培规程、统一肥料、统一防病除虫,使水稻质量全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产量比建设前提高10%。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