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如果固守原有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企业很难有大的发展,应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 WTO 后对农业的新要求,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农业上市公司当今应该具有的发展模式。
1.品牌扩张模式
上市公司通过其融资优势,利用自身的品牌、管理优势及经营上的规模经济,跨地域并购同行业中已具备了一定品牌优势,但受资金限制而无法扩大规模的其他企业。通过这种模式已获得巨大成功的如当初的希望集团,经十几年的跨地域并购,主业规模迅速扩张,从而取得全国范围内企业的领先地位。类似的还有伊利股份、上海光明、北京三元等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企业的跨地域品牌扩张。
2.产业整合模式
这种模式类似于品牌扩张,但主要区别在于整合前产业内并没有明显领先品牌,品牌优势需要整合企业在完成行业并购之后去打造。从几次全国性的农业产业化成果展览会看,目前国内有许多好的农业加工项目与产品,但拥有这些产品的地方企业苦于缺乏资金、人才等启动资源,无法将这些好产品推向全国乃到国际市场。如果上市公司将这样的企业或产品“廉价”买过来,再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组合将其推向市场,可能会获得很大成功。
3.产品深化模式
农产品经深加工后价值将增加数倍或几十倍。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除了要注重培养企业的品牌之外,还要力争降低成本,同时围绕主产品的加工环节,通过对副产品乃至废物的综合利用深化产品链。这不仅能扩大企业的利润增长点,而且相当于降低了主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其中技术创新非常关键,有了新技术才可能有新产品;此外还要有资金实力,有了雄厚的资金,才可能引进产品深加工的先进设备。而这两点正是农业上市公司的优势所在。
4.高科技农业模式
目前国内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从事的大多是传统农业领域的业务。为此,提升这些公司的战略意识,将其主要业务由传统农业领域提升到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科技农业领域将是一部分公司未来获得大发展的好机会。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业产前与产后的服务业,如基因育种、家畜胚胎工程育种、生物农药、现代保鲜技术等。这些产业或产品都具有技术含量高,进入壁垒大,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当然也存在相当大的产品开发风险与市场风险。比较好的方式是有这种意识的农业上市公司加强与国内外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利用科研部门的研究力量与成果来寻求突破。也可以利用科研院所深化改革,推向市场的机遇并购一些开发型的农业科研院所,强化企业研发力量。
总之,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地、因时、因公司而异,以解决当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