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中唐僧是个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22
要理解唐僧的性格,必须要精读第八回之后的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很多现行版本竟让将此段删除,实在是祸害名著!唐僧有一个非常曲折的身世,吴承恩先生写此巨著,只写故事,不写原由,不写心里,一切但需读者自己揣摩,一定要精读,你会发现故事情节非常可怕!唐僧有亲手剜出亲爹心脏、逼死亲妈的嫌疑,多么可怕,这样一个人只能一心向佛,求得忏悔,求得救赎,求得真经,以就不坠沉沦地狱。这样的人才会一心求取真经!而唐僧不曾想到的是,这一切都是预先的设计,也就可以理解了唐僧的善良于刻薄、懦弱与坚韧,这是一个性格极度扭曲极度痛苦的灵魂,他和悟空从性格上注定就是不和的。西游记,先天之书,无法企及的高度,精读吧,绝对大有收货!!!!!另外,有学说说满堂娇决定淹死亲生儿子唐僧,这是不能站住脚的,我觉得更合理的解释是,满堂娇得知唐僧长大,陈光蕊复活,会回来报仇,一个妇人无计可思的情况这下,直接向刘洪坦白了托梦的内容,还是刘洪决定淹死唐僧。而殷娇是非常矛盾的做了将唐僧抛入江中的决定,他既要爱护自己的丈夫刘洪,有不忍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才这样做出了如此的决定,殷娇是十分痛苦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殷娇会十八年后与唐僧团聚,休书一封给自己父亲丞相,让唐僧为其父亲陈光蕊报仇雪恨,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儿子犯下罪行之后的救赎和忏悔,殷娇和刘洪过了十八的逍遥日子,是建立在自己和丈夫可能谋杀了亲生儿子的基础之上的,十八年后儿子未死,自己必须为儿子的将来做出补偿,休书一封给其父亲殷丞相的同时,也就指出了唐僧的官三代的关系,殷娇用自己和丈夫的生命为自己儿子的将来铺就一条荣华之路。有人说此段多余,全是败笔,实在是屈煞吴承恩先生,如此一段附录,句句精辟,无多余一字,情节惊天动地,是理解唐僧之后言行的必读之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