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最终到底归向何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陶渊明最终到底归向何处?他的人生中又有怎样的选择?

  很多人对陶渊明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道家思想。有很多诗句,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或者“性本爱丘山。”等等...这很明显是一种道家思想,并且陶渊明是历史上很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一个隐士。他归隐之后,很悠闲的在田园间生活,每天种种地,早出晚归,时不时再喝点酒,感觉无比的逍遥自在,所以很多人就把他作为一个道家的代表。但是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的如我们通常认为的样子吗?这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陶渊明在少年时代,深受他的外祖父和曾祖父的影响。陶渊明的曾祖父是陶侃,他是一个大将军,立下过汗马功劳。他在出身非常贫寒,出身溪族,因此被人瞧不起。但是他就说到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路途虽然遥远,但我怎敢不去追求,这正是儒家入世的积极态度。从他的为人处事以及他的政治态度来看,他是一个大方,仗义,勤俭,且自强不息的人。这也对陶渊明有着极大的影响,陶渊明的身上有着他的很多影子。陶渊明和他同样有理智,有节制,并且积极,勤劳,肯劳动,陶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陶渊明。但他和陶侃也有不同之处,因为陶侃是一个大将军,他有野心,追求富贵,但是陶渊明却不然。陶渊明也受到他的外祖父孟嘉影响,孟嘉出生出身相比于陶侃要好很多,因为他出身士族。他的政治态度也与陶侃不同,因为他的政治态度,可以说是叛逆,是不忠于晋室的。他的性格也与陶侃迥然不同,孟嘉是一个极其高贵的名士,他的身上有一种风度,正像是魏晋风度一般,沉着,镇静,同时他也更加有文化。可见陶渊明在他们的影响下有了儒家的思想,并不只是道,他也受孟嘉的影响更多。就是要积极的入仕,并且有着壮志,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也说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是乐道的,乐在其中,有坚定的壮志。但同时他在少年的时候,也确实深深地爱着自然,他喜欢自然界中的一切,甚至那些细微的鸟叫声,他都可以敏感的体察到,这就是他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非常的喜欢自然,所以也是有道的一面的。

  到了陶渊明29岁的时候,他终于入仕了,在古代这时入仕已经很晚了,但是他明明有着儒家的思想要去去实现抱负,又为什么在这么晚的时候才入仕?我想这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当时人们逐渐的从有文化到没文化,当时的名士也越来越少,士族也逐渐没落,反而是军阀叛乱,所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极其混乱的,相互征伐,吞并。在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桓玄,刘裕,他们都起身篡权,图谋篡位,而孟嘉更偏向的是桓玄,桓玄比起刘裕更有文化,刘裕是一个彻底的大粗人,陶渊明也更倾向桓玄,并且可以说鄙视刘裕。那么此时陶渊明,如果真的要入仕,他又要跟随谁呢?如此乱的一个时代,可能你刚投靠了一个人,这个人便被另一方吞并,所以此时是不能入仕的。但是他可以在这个时候平天下呀,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仅凭一己之力,怎么可能平反?根本没有人听你的。所以此时陶渊明是不可能入仕的。那么什么人可能入仕?肯定就是那些与军阀有了同样观念,想投靠他们的人,为的就是追逐名利,富贵。陶渊明就是因此才迟迟不肯入仕,知道29岁才初入官场。他在这个时候做了些小官,他此时内心是无比矛盾,无比纠结的,因为他一方面想要实现抱负,另一方面,又无比深爱田园,所以他一直在摇摆不定。陶渊明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三个不同的小官,可惜他始终没有实现政治抱负,他也在诗中感慨自己年龄已大,但是没有实现抱负,真的是多所耻。

  那么在当时的政局中,可能有哪几种选择?第一种就是归隐,归隐原因会有很多,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保命,在当时军阀叛乱的时候,如果在外会有很大危险,但是归隐的话至少还可以保住一条性命,哪怕每天的生活可能更加贫寒,并且需要种地,更加辛苦。还有的人,可能是出于纠结,就像是阮籍,他在入仕和不入仕之间一直在抉择,可是最终没有得到答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想要一个人与世隔绝,过着清闲的日子。又或者是完全的道家,出于对自然的热爱。第二种选择就是入仕,那么肯定就是要追逐名利,功名,与军阀一起叛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钱财,地位等等...

  到了公元404年,桓玄被杀,这对于陶渊明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因为陶渊明是更加偏向桓玄的,但此时他背杀,反而他所瞧不起的刘裕势力越来越大,甚至最后刘裕即将上位,掌握大权,这让他彻底绝望。唯一倾向的人都被杀,那我留在这里又为了什么?所以陶渊明此时决定重新回到田园,归隐。那么陶渊明的归隐是道家吗?我想不是的,因为此时如果他继续在官场呆着,必定要与刘裕共事,可是这与他的内心与他所坚守的事情相违背。也就是说,如果继续在这里,甚至可能让她无法坚守自己的内心,那么如果是这样,他肯定需要回到田园,所以他的这种选择其实也是有儒家的角度的。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他其实本心也是想回到自然,还有对自然的爱。在这个时候,陶渊明还会为了田园和官场两者矛盾而纠结吗?我想此时已经不会了,因为他已经彻底的释然,内心也不会再动摇。

  陶渊明在临终的时候,说自己的内心依然存有恨,但是他此时到底还有没有恨。我认为其实是没有的,因为他最终既然选择了回到田园,就已经说明了,他其实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主导的。他始终在坚守自己内心的原则,如果继续停留在这里,会让他违背自己的原则,那么他哪怕生活的很贫寒,甚至很辛苦,他也同样愿意坚守自己的道,也就是安贫乐道。这一点,其实追根溯源就可以追到孔子的弟子颜回,颜回和他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然可以乐道,坚守自己的道。所以此时他的内心其实是已经释然的,不再会动摇,也不会纠结,那我既然已经没有纠结了,内心也就放下了,肯定也不会有恨。

  那么陶渊明最终到底归向何处?从表面上来看,他最终回到了田园,但是从更深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是归到了自己的内心,自己内心所坚守的事物上。而且到最终他也做出了选择,这也正是他名流千古最重要的一点,有很多人自己内心有所坚守,但是他始终不能做出选择,就像是儒家和道家,出仕或者入仕,始终不能做出抉择。但是陶渊明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他真的做出了选择,而且这个选择一定是基于他内心所坚守的事物,并且一旦选择就决不会动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