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2-黑暗森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距离上一篇三体文章的发布已经一年有余,这一年以来,我读了很多关于商业,文学,趋势相关的书籍,培养了听书的习惯,也更新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快速选书,略读普通书籍,精度有共鸣的书籍,结合这一年来的经历与阅历,加深了对三体这本书的理解,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第二部中的精彩片段。

当三体危机出现后,逃亡主义随之产生,其主要论点是:在人类尖端科学被镝死的前提下,规划四个半世纪后的地球和太阳系防御是没有意义的,考虑到人类技术在未来四个多世纪所能达到的高度,比较现实的目标应该是建造星际飞船,使人类的一小部分能够向外太空逃亡,以避免人类文明的彻底灭绝。

对于逃亡的目的地,有三种选择:

其一:新世界选择,即在星际间寻找新的人类可以生存的世界。这无疑是最理想的目标,但需要极高的航行速度和漫长的航程,以人类在危机阶段所能达到的技术高度看,不太可能实现。

其二:星舰文明选择,即逃亡的人类把飞船作为永久居住地,使人类文明在永远的航行中延续。这个选择面临着与新世界选择相同的困难,只是更多偏重于建立小型自循环生态系统的技术,这种世代运行的全封闭生态圈远远超出了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力。(逃亡的最大障碍也不是国家间的争端。”“是人与人之间的争端,也就是谁走谁留的问题。”

谁走谁留涉及到人类的基本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过去的时代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在这种终极灾难面前,它就是一个陷阱,到现在为止,甚至连人类自己的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陷阱有多深,

其三:暂避选择,在三体文明已经在太阳系完成定居后,已经逃亡到外太空的人类与三体社会积极交流,等待和促成其对外太空残余人类政策的缓和,最后重返太阳系,以较小的规模与三体文明共同生存。暂避选择被认为是最现实的方案,但变数太多。

逃亡主义出现后不久,全球就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和俄罗斯两个空间技术大国已经秘密开始了自己的外太空逃亡计划。虽然两国政府都立刻断然否认自己存在这样的计划,仍然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技术公有化”运动。在第三届特别联大上,许多发展中国家要求蔓、俄、日、中和欧盟进行技术公开,将包括宇航技术在内的所有先进技术无偿提供给国际社会,以使得人类所有的国家和民族在三体危机面前享有同等的机会。“技术公有化”运动的倡导者还举了一个先例:在本世纪初,欧洲几大制药公司曾向生产最先进的治疗爱滋病药物的非洲国家收取高额的技术专利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备受关注的诉讼,面对爱滋病在非洲迅速蔓延的严峻形势,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几大制药公司在开庭前宣布放弃专利权。在目前世界所面临的终极危机面前,公开技术是各先进国家时全人类不可推辞的责任。“技术公有化”运动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响应,甚至得到了部分欧盟成员国的支持,但相关的提案在联合国行星防御理事会议上均被否决。此后,中俄两国在第五届特别联大上提出一项“有限技术公有化”提案,倡议在行星防御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间进行技术公有化,也立刻遭美英两国否决。美国政府表示,任何形式的技术公有化都是不现实的,是幼稚的想法,即使在目前情况下。美国的国家安全仍处于“仅次于地球防御”的重要地位。

“有限技术公有化”提案的失败在各技术强国问也造成了分裂,致使建立地球联合舰队的方案破产。

“技术公有化”运动受挫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人们认识到,即使在毁灭性的三体危机面前,人类大同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技术公有化”运动是由逃亡主义引发的,国际社会只有对逃亡主义达成共识,才能部分弥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之间已经造成的裂痕。

“在三体危机出现之际,原安理会各常任理事国就进行了紧急磋商,并提出了面壁计划的最初设想。

“各国都注意到以下事实:在最初两个智子出现之后,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更多的智子正在不断地到达太阳系,进入地球,这个过程到现在仍在持续中。所以,对于敌人而言,现在的地球已经是一个完全透明的世界,对于他们,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像一本摊开的书那样随时可供阅读,人类已无任何秘密可言。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启动的主流防御计划,无论是其总体战略思想,还是最微小的技术和军事细节,都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野里,在所有的会议室中,所有的文件柜里,所有的计算机硬盘和内存中,智子的眼睛无处不在。一项计划、一个方案、一次部署,不论大小,当它们在地球上出现之际,同时就会在四光年之外的敌统帅部显示出来,人类内部任何形式的交流都会导致泄密。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战略和战术计谋的水平并不是与技术进步成正比的。已经有确切情报证明,三体人是用透明的思维直接进行交流,这就使得他们在计谋、伪装和欺骗方面是十分低能的,这也使得人类文明对敌人拥有了一个巨大的优势,我们绝不能失去这个优势。所以,面壁计划的创始者们认为,在主流防御计划之外,应该平行地进行另外数项战略计划,这些计划对敌人是不透明的、是秘密。最初曾经设想过多种方案,但最后确定只有面壁计划是可行的。

“应该纠正前面说过的一点: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是有秘密的,我们的秘密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智子可以听懂人类语言,可以超高速阅读印刷文字和各种计算机介质存贮的信息,但它们不能读出人的思维,所以,只要不与外界交流,每个人对智子都是永恒的秘密,这就是面壁计划的基础。

  “面壁计划的核心,就是选定一批战略计划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他们完全依靠自已的思维制定战略计划,不与外界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计划的真实战略思想、完成的步骤和最后目的都只藏在他们的大脑中,我们称他们为面壁者,这个古代东方冥思者的名称很好地反映了他们的工作特点。在领导这些战略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面壁者对外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是完全的假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伪装、误导和欺骗,面壁者所要误导和欺骗的是包括敌方和己方在内的整个世界,最终建立起一个扑朔迷离的巨大的假象迷宫,使敌人在这个迷宫中丧失正确的判断,尽可能地推迟其判明我方真实战略意图的时间。

“面壁者将被授予很高的权力,使他们能够调集和使用地球已有的战争资源中的一部分。在战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面壁者不必对自己的行为和命令做出任何解释,不管这种行为是多么不可理解。面壁者的行为将由联合国行星防御理事会进行监督和控制,这也是唯一有权根据联合国面壁法案最后否决面壁者指令的机构。

  “为了保证面壁计划的连续性,所有面壁者将借助冬眠技术跨越时间,一直到达最后决战的时代,这期间,在何时和何种情况下苏醒,每次苏醒期有多长时间,均由面壁者自行决定。在以后的四个世纪的时间里,联合国面壁法案将作为一项与联合国宪章同等地位的国际法存在,它将与各国制定的相应法律一起,保证面壁者战略计划的执行。

委员会对面壁者可能的质疑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使用的资源数量超过了设定的范围,或对人类生命造成伤害。除此之外,任何质疑都是违反面壁计划基本精神的。

然而面壁者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三体人针对地球人的面壁计划也制定了相应的破壁计划。

三个面壁者逐一被三体破壁人拆穿他们的行动方案,地球是否真的会面临毁灭?

三个面壁者极端化的想法是否也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对于三体世界的恐惧,以及对人类自身技术与人性的放弃与怀疑

“第一位面壁者:弗里德里克·泰勒。”(毁灭人类)

你要消灭地球太空军,让他们的量子幽灵去抵抗三体舰队。您认为他们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已被摧毁的舰队不可能再被摧毁,已经死去的人不可能再死一次。”

他以生命为代价,确实使自己跳出了面壁者怪圈,但国际社会对面壁计划的质疑声也因此高涨,舆论要求对面壁者的权力加以进一步的限制。可是从面壁计划的实质而言,过多的权力限制必然使面壁者的战略欺骗难以进行,整个计划也就失去了意义。面壁计划是人类社会从未经历过的一种全新的领导体制,只能逐步调整和适应它,两位面壁者的冬眠,无疑为这种调整和适应提供了缓冲期。

“第二位面壁者:曼努尔·雷迪亚兹。”(人类与三体世界同归于尽)

受三体恒星所带大气层的研究,他们推测,大气层是以前行星的坠落产生的,坠落的行星击破了恒星的外壳,使内部的恒星物质喷射到太空中,形成周围的大气层。由于三体恒星的运动完全没有规律,三颗恒星之间有可能近距离交错,这时,一颗恒星的大气层就会被另一颗恒星的引力所驱散,但之后又会被恒星表面的喷发所补充,这种喷发并不是恒定的,像火山一样,有时会发生突然的爆发,这就是三体恒星大气层不断收缩和膨胀的原因。

通过引爆部署在水星上的众多恒星型氢弹,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使得太阳系陷入危机

“对三体世界而言,在他们的行星被三颗恒星吞噬之前,太阳系是唯一的希望,再没有第二个可以及时移民的世界,这样,继人类之后,三体文明也必将彻底灭亡。

“这就是您的同归于尽战略。当一切都准备完毕,所有氢弹都已在水星上就位时,您将以此来要挟三体世界,最终使人类赢得胜利。

这是一个蛇吞象的计划,人类没有能力制造出那样数量的恒星型氢弹,即使倾尽全部地球的工业资源,还是可能十分之一都生产不出来。把水星减速到坠入太阳,即使真有一百万颗恒星型氢弹,也远远不够。

“第三位面壁者:比尔·希恩斯。”(控制人类思想)

在大脑神经元网络中,我们发现了思维做出判断的机制,并且能够对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把人类思维做出判断的过程与计算机作一个类比:从外界输入数据,计算,最后给出结果。我们现在可以把计算过程省略,直接给出结果。当某个信息进入大脑时,通过对神经元网络的某一部分施加影响,我们可以使大脑不经思维就做出判断,相信这个信息为真。”

希恩斯的应对策略---思想钢印,

行星防御理事会的各国成员一致反对这个方法, 并认为人类的思想不受控制,与这个世界被毁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但希恩斯不以为然,他说道

“我想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的:一个在林场中被倒下的树木压住腿的小男孩儿,当时只有他一个人,腿流血不止,这样下去他会失血而死,但他做出了一个能令各位代表汗颜的决定:拿起锯子,锯断了被压住的那条腿,爬上车找到医院,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人类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生存还是死亡,整个种族和文明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或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舍弃一些东西?”

在一番权衡后,希恩斯提出,让人们自愿去接受这个事物,政府也不要太过干预,它的命题只限一个,就是对战争胜利的信念,愿意借助思想钢印获得这种信念的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这个设施。当然,这一切都是应该在严格监督下进行的。”

在思想钢印具体操作时,为体现自愿原则,操作都由自愿者自己完成,他将自己打开这个信念簿,然后自己按动思想钢印的启动按钮,在真正的操作进行前,系统还要给出三次确认机会。每次操作前,信念簿都要由一个十人小组核查确认,这个小组是由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和行星防御理事会各常任理事国的特派员组成,在思想钢印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十人小组也在场进行严格监督。

由于面壁计划逐一被拆穿,以及第一位面壁者无法忍受舆论的压力并自杀,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破壁人的正确性。相比于各位面壁人的“有所作为”,与罗辑的与世无争,行星防御理事会不得不做出动作,他们“绑架”了罗辑的妻子庄颜,希望罗辑出于保护妻子的目的思考解决方案,真正地为地球人的安全考虑一下。

罗辑被告知,三体人最怕的是自己,联系到此前的车祸事件,罗辑渐渐地想到了自己曾在9年前与叶文洁有过碰面,那时三体人的智子技术还不发达,只知道他们曾碰面,但具体内容三体人也不得而知,希望通过谋杀罗辑,从而消灭“定时炸弹”,解除对三体世界的威胁。

回忆到叶文洁的谈话,

和两个重要概念:

罗辑反复思索,灵光一现,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向银河系发送三体的坐标位置,向其他行星暴露三体的“大致”位置,使得三体被世界公开,吸引其他世界的力量去消灭或占领三体世界呢?

罗辑因此想宇宙中发射了某恒星系的坐标,并预测100年后这颗恒星系会发生变化

随即罗辑进入冬眠。

因为在面壁计划中过度的消耗,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回到了1个多世纪以前的状态,人们在面临温饱问题面前,已经无暇考虑三体毁灭地球的事情,但在解决问题以后(人类科技的快速进步),又宣布全球进入战争状态,开始建造太空舰队。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各国都在宪法上明确:太空战略计划所消耗的资源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应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后来嘛,有人想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想开了,都怀疑即使是为了末日战争的胜利,付出这么多到底值不值。你们想想,怀里快饿死的孩子和延续人类文明,哪个重要?你们现在也许会说后者重要,但把你放到那时就不会那么想了,不管未来如何,当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在当时这想法是大逆不道,典型的人奸思想,但越来越多的人都这么想,很快全世界都这么想了,那时流行一句口号,后来成了历史的名言...”

“大低谷后大约过了半个世纪的平安日子吧。全世界又想起三体入侵这回事了,觉得还是应该考虑战争的事,况且现在人类的力量与太低谷前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又宣布全球进入战争状态,开始建造太空舰队。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各国都在宪法上明确:太空战略计划所消耗的资源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应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太空舰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独立国家的...”

三体人在罗辑对外广播恒星坐标的位置后,意识到必须封锁地球的广播能力,随即派出“水滴”前往地球。

180年后,一颗水滴状的小型探测器到达太阳系, 虽然基础物理学毫无进展,但是应用技术发展神速。

在出动所有舰队拦截“水滴”惨败之后,人们发现180年前逻辑发射的那颗恒星系已被摧毁,赶紧唤醒了他,并封他为救世主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三体舰队的一个普通的探测器,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地球的舰队全军覆没,丝毫没有换手余地,地球人这时才知道知道原来自己相比于三体世界是多么的渺小,在基础设施被锁定的情况下,又无法再原有的发展基础上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无法言喻的恐惧让地球人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在完败于水滴之后,人类世界现在分为三个国际:古老的地球国际、新时代的舰队国际和飞向宇宙深处的星舰国际。最后一个国际只有五千多人,却携带了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

在大家讨论星舰地球的各级领导机构的问题时,章北海决然提出“仅靠生存本身是不能保证生存的,发展是生存的最好保障。在航程中,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也要扩展舰队的规模。中世纪和大低谷的事实都证明,专制制度是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星舰地球需要活跃的新思想和创造力,这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充分尊重人性和自由的社会才能做到。”

由于星舰国际在银河系中的飞行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且无法运送那么多乘客在其中飞行,因此产生了到底应该保留哪些人员继续飞行, 是否要用次声波氢弹-----一种太空核武器,用于打击对常规辐射有良好屏蔽的飞船目标,能够以空气中的次声波的频率连续发生多资核爆炸,每次都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与目标飞船的金属外壳相互作用,将电磁能量转化为飞船内部空气的声能,产生超强次声波,杀死飞船内部的一切宏观生命,但对于飞行的设施基本没有损坏。

由于次声波氢弹通过电磁脉冲产生杀伤,帮不需要直接命中目标,在距目标相当远的距离爆炸就能杀伤目标内部的人员。而对雷达隐形的导弹,只有接近目标时才能被包括可见光观测在内的其他探测手段发现。

我们三人当然可以,但我们有权替“自然选择”号上的两千人做出这种选择吗?

三个人此时都站在一道锋利的刀刃上,正在被痛苦地切割着,而向刀刃的哪一侧跳都是坠入无底深渊,这是太空新人类诞生前的阵痛。

宇宙文明的两条公理: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不用从长远看,现在整个宇宙已经是一个生存死局了!正像希恩斯所说,文明很可能几十亿年前就在宇宙中萌发了,从现在的迹象看,宇宙可能已经被挤满了,谁也不知道银河系和整个宇宙现在还有多少空地方,还有多少没被占用的资源。”

“下面要定义两个概念:文明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

“有各种程度的暴露:最强的暴露是使我得知你在星际的精确坐标,其次是让我知道你的大致方向,最弱的暴露是仅仅让我得知你在宇宙中的存在。但即使是最弱的暴露也有可能使我搜索并找到你。既然你能够探知我的存在,我当然也有可能找到你,从技术发展角度看,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如果你认为我是善意的,这并不是你感到安全的理由,因为按照第一条公理,善意文明并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所以,你现在还不知道我是怎么认为你的,你不知道我认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进一步,即使你知道我把你也想象成善意的,我也知道你把我想象成善意的,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怎么想你怎么想我的,挺绕的是不是?这才是第三层,这个逻辑可以一直向前延伸,没完没了。”

 “这就是猜疑链。这种东西在地球上是见不到的。人类共同的物种、相近的文化、同处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圈、近在咫尺的距离,在这样的环境下,猜疑链只能延伸一至两层就会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太空中,猜疑链则可能延伸得很长,在被交流所消解之前,黑暗战役那样的事已经发生了。”

“这就是说,不管你我是善意文明还是恶意文明,结果都一样?”

“是的,这就是猜疑链最重要的特性:与文明本身的社会形态和道德取向没有关系,把每个文明看成链条两端的点即可,不管文明在其内部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在进入猜疑链构成的网络中后都会变成同一种东西。”

“可是如果你比我弱小很多呢,对我没有威胁,这样我总可以和你交流吧?”

“也不行,这就要引入第二个重要概念:技术爆炸。这个概念她也没来得及说明,但推测起来比猜疑链要容易得多。人类文明有五千年历史,地球生命史长达几十亿年,而现代技术是在三百年时间内发展起来的,从宇宙的时间尺度上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发展,是爆炸!技术飞跃的可能性是埋藏在每个文明内部的炸药,如果有内部或外部因素点燃了它,轰一下就炸开了!地球是三百年,但没有理由认为宇宙文明中人类是发展最快的,可能其他文明的技术爆炸更为迅猛。我比你弱小,在收到你的交流信息后得知了你的存在,我们之间的猜疑链就也建立了,这期间我随时都可能发生技术爆炸,一下子远远走在你的前面,变得比你强大。

要知道在宇宙尺度上,几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而我得知你的存在和从交流中得到的信息,可能是技术爆炸最好的导火线。所以,即使我仅仅是婴儿文明或萌芽文明,对你来说也是充满危险的。”

如果你比我强大,既然我能发现你,那你总有一天能搜寻到我,这样我们之间就又出现了猜疑链;如果你比我弱小,但随时可能发生技术爆炸,那就变成第一种情况了。总结起来,一、让你知道我的存在;二、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

宇宙就仿佛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如果发现了生命,因为没法判断他们会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必须先下手为强,消灭他们。所以在这座森林中,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文明都将很快被消灭

罗辑以此威胁三体,如果不停止对地球的进攻,就引爆人类部署在太阳系中的大量核弹

那时太阳系和三体星系都将暴露在黑暗森林中,面临被摧毁的命运“

与互联网社会不同的是,。有一个好的idea之后,可以自己开发,可以打价格战,可以收购,但在宇宙中,人们无法快速获得对方的反馈,也无法与对方沟通(暴露位置),只能在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目标的时候,把他消灭以求自保。

猜疑链反映了人性的自私与多疑,只相信自己,让我想到了那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技术爆炸则反映了由于各个文明存在的时代背景与时间维度上不一致,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类与文明由于不确定对方的科技与文明发展速度,因而不愿轻易透露自己的底牌,就好像谈判中大家往往不希望是先报价的那位,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对方的报价能够高于自己的低价,殊不知对方往往在自己原有底线的基础上低了很多,给自己造成被动的局面。

第二部故事已渐进尾声,这部科幻巨著中通过考究的数据与行文给我强大的震撼,并从中见到了许多商业中的方法与博弈论

未完待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