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长,是透过别人的目光,反过来审视自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你眼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自己”一样吗?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身上忽然冒出一丝凉气。

对这个问题产生深刻体验,是在一场内训师的培训会上。本以为自己的“擅长表达和侃侃而谈”,在某些人的眼中竟然成为“自居和炫耀”。一下子,让我清醒很多。原来,自己认为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

我开始 自省自己的说话语气和方式,开始尝试更多地倾听,开始更能贴近对方的心。后来,自己发生不小的改变。


可以说,我们看到的“自己”与外部世界眼中的”自己”几乎总是有一定偏差的。 通常外部世界,比我们自己的观察到世界的样子,会更加清晰和准确。

如果能停下来聆听,思考其他人的看法 ,我们就会得到了一个——对比内外两个形象的绝好机会。这样,我们就可以统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动力, 开始做出真正的改变

想想看,有时候我们会有些自以为是,牢骚不断,或者为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而发怒的时候,最后我意识的是, 问题不在他人身上,而通常在我们自己

那如果说,我知道我想要改变,可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改变,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把目光投向与你接触的 社会 和人群, 透过别人的目光反过来审视自己的言行和举止 ,这样的话更加加公平和全面。

当我们能退后一步,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并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时,我们就是在使用我们的“ 第三只眼睛 ”。后退一步使我们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事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见事物并从中学习。

曾有咨询专家采用过这个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理想的领导行为,然后给他们提供匿名反馈,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行为(反馈人眼中的)和理想的行为做对比。没想到,这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收效非常明显。


乐嘉在课堂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们往往有巨大的差异”。 看人要看本质,看现象要看本质,本质需要思考,而非人云亦云或盲目结论。

有时候,我们也会和别人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然而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对方身上的问题,却看不见自己身上的问题。所以,总也不能正视问题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当下的心情,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以及处理生活的方式往往影响我们的决定。真正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不同。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真正的自在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