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300字以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3
1.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期,也一样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封建残余明显
2.俄国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这个改革本身,将农奴这一劳动力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剥离出来,转化为工业的劳动力,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4.农奴本身转化为工人,形成购买力,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为商品提供了一定的市场.
5.这次改革本身也是对农奴的变相掠夺,可是客观上赢得了农奴的支持,稳定了统治. 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也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度,农奴便获得了人身自由,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也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这次改革很不彻底,对农民进行了大肆掠夺,还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化.
  
  ①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因素.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得出结论: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享有公民的权利;通过交纳赎金而得到了自己的土地,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在此可引用沙皇政府颁布的《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农民这样地获得了一定数量土地为私有产品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使学生加深理解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② 俄国改革后农民的情况.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农业生产具有资本主义特征,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出现了谷物区、畜牧区、亚麻区、甜菜区、马铃薯区等,商品化农产品增加,机器使用越来越广泛.农村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形式增长,出现了一批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农业资产阶级,使用雇佣劳动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地主被迫按资本主义原则来改组经济.但是,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存在有很大的畸形发展的现象(详见第三目).从经济结构来看,改革后,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靠输出谷物换取外国工业品的农业国,80%左右的人口仍在村社的份地或地主的土地上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2/3的国民经济产值来自农业.80年代末,欧俄(俄国欧洲部分)43个农业省份中,有19个省已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了.同时,就农民而言,改革后很快出现分化,既出现了一大批失去土地的贫苦农民的工农业雇佣领导者,也造就了一部分富农.但封建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建议教师运用教材上【历史纵横】栏目里的数据材料,对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加以说明.
(2)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1861年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致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工业革命进程加快,工业领域的主要部门出现了大机器逐渐排挤手工领导的现象.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