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翻译界的天花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昨天上午(2021年6月17日),我国翻译界的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许先生出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西南联大,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将那些我们中国人读起来都觉晦涩的《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翻译成英文、法文,还将西方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约翰 克里斯托夫》等译成中文。他翻译成英文的《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他是亚洲唯一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翻译家,还获得了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除了英文、法文以外,许先生还会意大利语和俄语。

        他将自己的翻译总结为“知之、好之、乐之”,就是说,好的译文,不仅要让读者知道说了什么,保持真,也要让读者觉得喜欢,最后要让读者从中得到阅读的乐趣。

        他首创翻译的“三美”论,强调翻译要“韵律美、意象美、表达美”并存,不仅要有传统文化格式上的工整押韵,理强调传统文化思想上的意境。

        许先生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创造美,发现美。

        许先生一直说:“西方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很不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世界独一。”  为了让西方世界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他在翻译上不停地在研究、思考如何翻译才能让外国人容易理解。

        许先生对待翻译非常认真,但又非常随性。他认为翻译不但要忠实于形式,更要忠实于内容。所以比起逐字翻译来说,他会选择更能表达内容的翻译方式。

        许先生的理想是“用翻译创造美,让中国的美走出去,让中国的美成为世界的美”,他终其一生都在实践这一理想 。

        先生一路走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