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能力是怎样构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所谓学科能力,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特殊能力;二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智力活动及与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能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任何一种学科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有某学科一定的特殊能力,而且有着学科能力的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有某学科能力常见的表层表现,而且有着与非智力因素相联系的深层因素。

考虑一种学科能力的构成,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1、某学科的特殊能力是这种学科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

要探索一种学科的学科能力,首先要揭示这种学科的特殊性,找出最能直接体现该学科特殊要求与特殊问题的特殊能力。这就是我理解的学科的核心素养。

例如,与语言有关的语文、外语两种学科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其特殊的表现,这应看作语文能力与外语能力的一种特殊能力,只不过母语与外语在内容与形式上有着差异罢了。

与数学学科有关的能力,首先应是运算(数)的能力和空间(形)的想象力。同时,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明显地表现为数学学科的能力。

每门学科都有特殊性,所以要揭示每门学科能力的特殊表现。例如,科学学科(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的自然常识等)要涉及各种实验能力,思想政治课学科须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

所有这一切能力,都体现了某一学科的特殊能力,是这种学科能力结构的表层成分。至于具体的成分构成,有待各学科进一步的研究。

2、一切学科能力都要以概括能力为基础

思维或智力活动有许多特点,概括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而且表现在教学实践之中。

我们要重视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概括能力的表现,因为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的过程。每一种学科能力,都是以概括为基础,都是概括能力在其中的表现。

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语文方面的概括能力。例如,别人在“指桑骂槐”,有人就听不出来,只能说其“听’的概括能力不强;有人在说话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到口吐白沫也说不到“点”子上,只能说其“说”的能力太差。

有人在阅读中不会分段找不出段落大意,归纳不出中心思想,只能说其“读”的概括能力不行;有人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是写不出主题鲜明的文章来,主要是说明其“写”的概括能力尚待提高。所以学好语文,离不开概括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也是如此,掌握好诸如“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是对数学能力最形象的说明。因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讲清楚基本概念,数学概念的掌握需要概括能力做基础,同时它又促进概括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和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是有机联系着的。

数学概念的概括是从具体向抽象发展,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例如,从“自然数”到“正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一直到“数”,这就体现着一个概括的过程,反映了从儿童到青年的思维能力、智力发展的水平。

所以我们强调数学能力必须以概括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数学能力就是数学概括能力。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

例如,思想政治课重视对知识“举一反三”,没有概括,就谈不上“举一反三”,学生就不能运用思想政治课知识,也学不到思想政治课知识。

如果说概括是思维研究的重要指标,概括水平成为衡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等级的指标;如果说概括能力是智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智力水平通过概括能力的提高而获得显现,那么学生的学科能力正是其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化而形成的。抓住了概括能力,也就抓住了学科能力的基础与核心问题。

因此,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发展其学科能力,乃至培养其智力与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3.学科能力的结构,应有思维品质参与

任何一种学科的能力,都要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发展,离开思维活动,就无所谓学科能力可言。因此,一个学生某学科能力的结构,当然包含体现个体思维的个性特征,即个体思维品质。

如上所述,在一定意义上说,思维品质是智力与能力的表现形式。智力与能力的层次,离不开思维品质,集中地表现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思维品质上。

思维品质的这些表现,可以确定每个个体某学科能力的等级和差异。所以在研究某学科能力的结构时,应考虑到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这五个思维品质。

那如何用学科的语言来建构并表达学科能力中思维品质的表现?以中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说”为例,敏捷性体现在:

(1)迅速根据说话需要和命题要求组织语言材料,表达出来。

(2)及时敏捷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来,语言干净利落,不带零碎。

(3)简明扼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灵活性体现在:

(1)善于生动形象地用口头语言表情达意,概括性强。

(2)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多种方法(如取譬、引用、正反、比较、衬托等)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增强说服力。

(3)在谈话过程中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善于随时变换方式、语气来适应听者的接受心理,增强说话的效果。

创造性体现在:

(1)自觉独立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面对面地谈话和讨论,能找出不止一个的答案或结论。

(3)表达的内容总含有新的因素、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4)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和个性。

批判性体现在:

(1)旗帜鲜明,有批判精神,在谈话、辩论中服从真理,修正谬误。

(2)辩证地分析问题,策略地表述观点,在谈话中发现对方不足,进行讨论、辩论。

(3)不断检查自己说的内容及思维过程,及时加以调整。

深刻性体现在:

(1)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能抓住要点,一语破的。

(2)说话有较强的逻辑性,既全面而又有侧重,富于辩证法。

(3)说话前有周密思考,表达时能触及实质。

4.学生的学科能力要体现其自身的特点

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具体指每个学生身上所体现的学科的特殊能力、智能成分和思维品质。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成分,它包括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擅长、偏好和特长。我并不同意对学生早早分科,中小学阶段应倡导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观,所强调的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等,都是学生个体的学科能力的体现,提出多元智力观的优点正是强调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差异,强调的正是因材施教。

总而言之,学生的学科能力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获得具体化,并表现出较强的操作技能和善于运用知识的特点。换句话说,在各科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的学科能力有助于学生主体对各学科的学习,并为顺利地进行学科学习提供符合知识运用和操作技能要求的程序、步骤、环节、策略和方法等。

学科教学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每一个学科都需要根据本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本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实现本学段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体现本学科特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