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的人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9

1. 古文中自己讨厌的人叫什么

1.【孤陋寡闻】:学识浅薄,见闻不广泛。

抱朴子˙外篇˙自叙:“贫乏无以远寻师友,孤陋寡闻,明浅思短,大义多所不通。”三国演义˙第十回:“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

◎例: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为不使自己孤陋寡闻,与社会脱节,就必须多看报纸、多听新闻。2.【目光如豆】:形容目光短浅,见识狭窄。

如:我看他目光如豆,只顾眼前利益,不可能有美好的远景。3.【鼠目寸光】:形容人目光短浅,识见狭小。

如:自私自利的人,往往鼠目寸光,难成大事。4.【目光短浅】:比喻见识浅陋。

如:规划市政要有长远打算,不能目光短浅。5.【眼光短浅】:见识浅陋,没有远见。

如:眼光短浅的人,难以成就大事。6. 【井蛙】:井底之蛙。

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用以比喻见闻偏狭,识见短浅的人。

宋˙苏轼˙辨道歌:“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例:学海无涯,人人都应该努力吸收新知,千万不要成了井蛙之人。

7.【井底之蛙】:比喻见识浅薄的人。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奥乎!”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

8.【井中视星】:从井里观看星星。周˙尸佼˙尸子˙卷上:“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后比喻人识见短浅。9.【井蛙之见】:比喻识见偏狭。

弘明集˙卷二˙宋˙宗炳˙明佛论:“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世人未曾遍观,逐队吠声,诧为绝唱,真井蛙之见耳。”

10.【井蛙醯鸡】:醯鸡,一种小虫,常用以形容极微小的东西。井蛙醯鸡比喻人的识见短浅。

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浅哉!余闻乎,曾井蛙醯鸡之不若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十˙还丹内象金钥匙:“今既闻命,实是饱于玄风,醉其真义也。

吾向来井蛙醯鸡哉!”11.【井蛙语海】:坎井之蛙却谈论着海。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比喻不自量力。如:以他的识见,竟在这儿大放厥词,真是井蛙语海,不自量力。

12.【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语本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西游记˙第十六回:“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个。”13.瓮天之见: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

比喻短浅的见识。典故: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诗:“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14.【鸴鸠笑鹏】:原指鸴鸠以低飞饱食自满,却取笑大鹏鸟聚粮三月而高飞南下的行动。典出庄子˙逍遥游。

比喻见识浅短,又缺乏自知之明。如:你自己层次太低反而批评他曲高和寡,简直是鸴鸠笑鹏嘛!15.【一孔之见】 :比喻见识浅薄狭窄,只见片面,不见整体。

如:他所发表的意见,不过是一孔之见,不足以采纳。16.【一得之愚】:谦称自己的一些浅见。

见“千虑一得”条。宋˙岳珂˙桯史˙卷七˙吴畏斋谢贽启:“喜拜重来之命,试伸一得之愚。”

17.【坐井观天】 :坐在井底看天。语本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西游记˙第十六回:“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个。”18.【管中窥豹】:比喻所见狭小,未得全貌。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亦作“窥豹一斑”。

19.【窥豹一斑】:比喻所见狭小,未见全貌。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三经新解未能遍阅,然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亦足见其大略矣。”

亦作“管中窥豹”。20.【以蠡测海】:用勺水的瓢来测量大海的水。

比喻见闻短小浅陋。三国˙魏˙曹操˙与王脩书:“但恐旁人浅见,以蠡测海,为蛇画足。”

2. 讨厌的文言文作文

文言文是与现今生活完全脱节的一种文句形式。

文言文不仅现在不用,就是在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也不使用。它只是古代的书面用语。

有两则古代笑话这么说:明代赵南星《笑赞》中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

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还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晚上睡觉被蝎子蜇了,喊老婆说:“贤妻,迅燃银灯,你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老婆不知其意。

书生实在忍不住了,喊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着我了!”老婆这才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这两则笑话就可以证明文言文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严重脱节。古代人说话大概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样子,一般人是能够听懂的。

老师给学生讲课,可能用的也是白话,象今天我们讲解文言文一样。孔夫子的《论语》中就保留着一些口语的东西。

既然古时候人们也说白话,那文人为啥就不用白话的形式进行写作呢?我想,大概一是他们怕浪费纸张。很早的时候是没有纸张的,文字刻在甲骨、竹简上,写在布帛上,成本高,当然文章要简练。

二是如果不用文言文写作就显得没有文化,文人就觉得丢人,所以不用白话。例如唐代张打油用白话写了一首诗,后来遭到挖苦讽刺嘲笑。

中国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从语言文字方面入手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时期的语言革命对中国人民的思想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推动力。

胡适等人认为“文言的文字可读而听不懂”,“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活的工具来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在胡适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的普及轰轰烈烈,并出奇地顺利。

中国迅速地推进白话文,大量地引进西方的文法语法结构、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数理化公式等等,使得中国终于与现代社会接轨。如果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改革,如果不引入西方的新东西,那中国本乡本土的文言文该如何承载现代这铺天盖地的信息量呢?中国该如何汇入到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洪流中去呢?文言文改革为白话文当然是好事,但改革后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不仅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现代汉语,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那些被称作中国文化精髓而实用价值少之又少的文言文。

语文是学生的主课,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耗神费力地学习了半辈子,但许多人还是文字识不全,句子不会译,文章写不好,知识学不完……唉,这讨厌的文言文……PS:大家同意的顶一下+2,不同意的也谈谈自己的想法,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