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转弯时点刹好,还是一直踩着刹车平稳过弯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这个问题基本无解,车不同,一百个人一百个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最好。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3米多宽的村里小水泥路2公里,途径3个十字路口,都是被房子挡着这边看不到那边的那种,3米宽车头出去看到那边的人就占那边半个路啦,加上路上村里人很多,所以比市区复杂多啦。

我一般过那种十字路口,减速到20左右,踩下离合,另一只脚放在制动上待命,右转就是看前方没人立即就要从右窗户往右看有人没,立即就要车头已经出去那边半个路啦,没有啦才能打转向,松离合,加油走人。否则,立即刹车。遇到路那边有人的情况很多次,但都轻巧让过。

绝对有老司机说我的方法不对,但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转弯的同时踩刹车其实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开车习惯。准确来说如果进弯后才开始刹车,不管点刹也好还是一直踩着刹车也罢,都不如在打方向前就把车速降到一个安全范围好。我们就来看看在车辆拐弯的过程中的刹车会带来哪些问题吧。

车辆在弯道中的轨迹其实是在画一个很大的圆,圆心的位置在车子转弯的一侧,而且离的比较远。这个圆心是虚拟的空间概念,并不实际存在,不过此时车子的动态特性还是符合这个大圆圈的。车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匀速行驶问题不大,可一旦刹车,车辆的重心就会因为惯性向这个大圆圈的切线方向前移。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车辆此时在左拐,并且车辆重心在车辆的中间偏右的位置(之所以偏右是因为离心效果)。这个时候一旦刹车,重心就会往右前轮的方向偏移。

还是接着以这辆左拐的 汽车 为例,重心偏移的后果就是右前轮的负担就会瞬间加重,而左后轮的负担就会突然减小。如果刹车带来的减速度足够大的话,甚至会出现车身重量全部下压在右前轮上,而左后轮则完全失去了下压力。我们知道车轮抓地力是会受到下压力影响的,因此你车子的抓地力就全部需要右前轮来提供了。一旦右前轮突破了抓地力极限,那么车子就会发生转向不足从而失控冲出弯道,俗称“推头”。

此外还有种情况,那就是你车子的重心原本就偏后(一般是发动机后置的车),那么重心偏移的方向则会与右前轮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力臂,从而产生一个巨大的旋转力矩,这时车子的尾部就会甩出去,造成失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漂移”。

当然有些表演或比赛性质的驾驶会合理利用这种轻微失控,以获得一种高超的驾驶技巧(参件头文字D)。不过对于普通车主来说,一般这种失控就意味着危险了!

如果因为你的判断失误和疏忽,在进入弯道后才发现车速太快,这个时候再去谈上面讲的一大堆理论就难免有点马后炮了。刹车肯定是要刹车的,难不成还让车直接赤裸裸地冲出去不成?但是具体用点刹还是长踩刹车要具体视你开的车型而定。

如果你开的车是比较老的车子,没有ESP或ABS等车身动态稳定辅助系统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次点刹,一来可以防止车轮抱死,二来可以减缓重心偏移的速度,让它不至于在一次急刹中瞬间突破偏移极限导致失控。分段减速肯定比一次性底板刹来得安全。

如果你开的不是老车,一般都配备了ESP和ABS系统,那么这个时候根据车速长踩刹车就可以了。因为车身动态稳定系统会通过轮速传感器获取你四个车轮的转速,然后判断出你具体哪个车轮濒临失控,自动对单个车轮进行迅速间歇性制动。换句话说,长踩刹车的目的也就是让电脑去帮你完成更加智能和有针对性的点刹。

总而言之,开车转弯的正确操作方式是在进弯前就刹车,让车速先讲到安全范围,而不是进弯后才急急忙忙刹车。如果因为疏忽进弯后发现车速过快,那么没有配备ABS或ESP的车辆可以进行多次点刹,而有ABS和ESP的车辆则可以长踩刹车降速。

楼上楼下说的都很好,技术,路线,作用力分析什么的都很全面,我就从家用车的角度简单的通俗的说一两句。

首先,以上答案都不对,正确方法就是老生常谈的 “入弯前减速,弯中加速”。

这是千真万确的经典,不可能更正确了,相信题主也听到过,但是有两个问题:

1,哪里算入弯?减速到多少?

2,如果入弯前没能减速怎么办?

首先问题一,这里只谈家用车。

人在车里,不是高空俯视,经验缺少的话其实不能准确知道入弯减速点。入弯时候的离心趋势很大(离心力从物理角度是不正确的说法),而家用车通常悬挂没有赛车那么硬,在入弯时候会有很大侧倾,这种侧倾其实有好处,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侧滑的趋势最大,也就是侧滑的危险最大,在这个点之前就要把速度降下来。

降到多少呢?降到能感觉到侧倾,但是还不会让人难受或者失去对车的控制即可。

这个度需要在熟悉自己车的过程中慢慢掌握。

问题二,还是只谈家用车。

大家可能忘了初中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物体间的静摩擦力通常远大于动摩擦力,也就是说,我们在转弯时踩刹车的话,当踩得太狠,轮胎和地面就发生了位移(因为车轮不想转了),于是车轮和地面就由静摩擦变成了动摩擦,这时候摩擦力大大减小,车就必然向着入弯前的方向逸出,也就是离心趋势,这就是为什么说转弯时不要踩刹车。

但是是不是一定不能踩只能原速度硬转呢?

也不是,仔细看好我说的!当你已经入弯,速度还很快的时候,轻踩刹车是可以,多轻呢?

轮胎和地面没有足够的力让静摩擦变成动摩擦就可以。

说起来有点复杂是不是?实际操作起来也不简单。这就涉及到对车的了解,对路面,轮胎,速度,弯度等等的了解,其实所有赛车都在比较这个了解程度,不然的话谁直线最快谁就第一,还比什么?如果我和舒马赫同速度入弯,我比舒马赫更晚0.2秒踩刹车,那我就有可能胜出,前提是只要我的赛车没有冲出赛道。

前年,我开车,在一个不太急的平路转弯看到前面对向有个日产骐达猛冲过来直接撞上路牙石,居然翻车了!我很兴奋想看看行车记录找找原因,结果发现卡坏了,没有录像。后来我在脑海中多次回放该事件,最后得出结论,司机估计错误,以高出极限的速度入弯,虽然弯度不大,但是速度更快,导致冲出路面翻车。

反而我们很少看到特别危险的山间公路有冲出路面的事故,因为大家都知道路况不好,小心翼翼。

所以,最后寄语大家,原理是原理,开车还是要小心,入弯前减速,用自己能操控的速度驾驶。

开车转弯时减速慢行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因为不同于正常的直线行驶,车辆在转向时会由于惯性的原因产生向外的离心力,因此人会感觉到侧倾,速度越快离心力越大,当离心力大于轮胎抓地力以后,车辆就会因此而出现甩尾、侧滑甚至失控等是非常危险的,避免这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上面提到的“减速”,实际上也就是刹车,因此出现了转弯时点刹还是一直踩刹车哪个好的疑问。

首先 汽车 过弯时如何操作更好与具体车型、驱动形式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并不能一概而论,同时还要明白转弯时“减速”这个操作是要在入弯之前,而不是入弯以后再刹车,就以最常见的前置两驱车型为例,车身前后配重上往往“头重尾轻”,整车滑行转弯时前后受力相对比较均匀,也可以看成是整车受到一个往前的推力,而刹车系统并非如此,往往前方制动力大于后方,就像电影里说的一样“在主角开车的时候,教练最好别踩刹车,因为会破坏 汽车 极限状态下的平衡”,虽然普通转弯还远远谈不上极限状态,但前后刹车力度不同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车的平衡,只是影响的程度低一些,因此转弯时怎么刹车都不太好,如果必须要在转弯时刹车的话,那还是点刹相对要好一些,毕竟松开刹车时整车平衡的时间更多。

还有经常说的车身稳定系统(ESP),原理就是在车辆失去平衡以后,通过分别控制四个轮的刹车来尽量使整车重新达到平衡状态,这是脚踩刹车踏板所做不到的,在正常行驶的状态下ESP是不工作的。

以上说的是滑行过弯,其实对于真正的老司机而言,往往还会有另一种操作方式。

那就是速度降下来进入弯道以后,顺势踩下适当的油门,会比滑行更加稳定,也许很多人对此都不太理解,少数真正的老司机应该会有此类感受,因为踩油门会给车辆提供一定的动力,也就是车轮能主动旋转,因此会得到比滑行更加充足的抓地力,从而有了更高的稳定性,尤其是在跑弯曲的山路时体会更加明显,但前提是驾驶技术得相当熟练,能够达到“人车合一”的水平,对于新手而言不要尝试,毕竟驾驶技术、对车辆的熟悉程度还达不到,油门踩大了还起到相反的效果。

希望以上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题主的提问看,是想要知道平稳过弯哪种方式更好。但如果是驾驶习惯好,按理说入弯前就应该提前刹车/松油门降速,弯中可以不带刹车的。

因为过弯车速过快的话,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弯道很急,紧急刹车(特别是重刹)可能会加重侧倾,造成单边制动,会有翻车的危险。

如果没有按以上方法做,需要在“点刹”和“一直踩着刹车”中选择一种,自然是推荐点刹(或者带着一点刹车)了。

除了从能量损失角度考虑外,我们还要考虑轮胎的抓地力。我们知道轮胎的抓地力是有限的,如果过弯时一直踩着刹车,抓地力要同时来控制转向和制动,这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不能最大化利用抓地力,容易导致转弯的时候出现转向不足。

当然了,对于大部分日常驾驶情况而言,我们的入弯车速并不会很快,换句话说抓地力时刻是够的,一般来说一直踩着刹车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不过为了保证较好的出弯速度和节约能耗,还是以点刹或者带一点刹车就可以了。 其实除了这些,过弯时也要切记空档过弯。因为它容易导致前轮失去牵引力,没有斜向牵引力抵消车辆的横向力,会出现转向不足进而引发侧翻或冲出弯道的危险。

除此外,如果是低速过弯踩刹车离合的问题不大,主要是路滑和车速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而在驶过弯心之后,可将脚移到油门踏板,在车身摆正后就可以轻给油加速提速驶出弯道了。

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最佳的,应该是在入弯前就把车速降低到一个可以安全、顺畅过弯的车速,降低到安全速度后如果是交通状况复杂的弯中只需要把脚备在刹车踏板上,如果路况ok就可以挪到油门上轻踩油门出弯了。

进入弯道还需要带着刹车进入那么本身就说明进弯的速度过快了,如果速度超出可安全入弯的速度过多,踩刹车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转向不足,甚至直接冲出弯道,如果这个时候激烈的转动方向还可能由转向不足瞬间转变为转向过度,车辆直接打转失控。

即便是在极限驾驶的场地赛车比赛中,赛车手也很少在弯中去使用刹车,也是在弯前要把通过刹车把车速降低到能入弯的速度后在入弯点抬起刹车转向入弯,到达弯心后像挤牙膏一样踩油门出弯差不多到达出弯点后才会将油门踩到底完成过弯。

当然在一些赛车中会用到弯道中的刹车技术,比如场地赛中的一些中速弯,车手既要保持转速不过多的跌落而丧失出弯的加速能力,又要在弯中控制好车速不至于失控,这时会保持油门一定的开度情况下,带一点刹车,但这种驾驶方式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驾驶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还可能是很危险的,对于电子油门的车来说,会优先响应刹车而不会对油门有任何响应。

正常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一旦速度过快,轮胎的抓地力就会变弱,就会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以目前市面上保有量最大的前驱车型和部分后驱车型来说。

前驱车的表现是车头不受控制,感觉被一股力量牵引直直朝着一个方向推出去(简称推头)。后驱车的表现是车后产生一股推力,车辆后部感觉想甩出去(简称甩尾)。至于四驱车型的驱动分布在四个驱动轮,转弯的稳定性会优于前驱和后驱。

从选择性来说,我更倾向于点刹。很多人都经历过车辆驶入匝道下高速公路,驶入匝道之前,一般车速都比较快,匝道入口都会有提示车速,这时候我们就要减速进入吧?我自己的操作是,速度压到六七十左右,提前观察下匝道的弯度,幅度太大的话,我会继续点刹,再适当的降低速度,以保证车辆能够安全通过。

我觉得转弯全程踩着刹车是没有必要的,只要驾驶者有着足够的安全意识,就明白转弯车速不能高,车速不高的情况下,顶多就是随时顾着刹车,要是感觉到车道有点偏离,踩下刹车修正转向角度就可以了。再说了,要是转弯时都踩刹车通过的话,刹车盘的使用也太频繁了吧?实在没有必要。

“昨晚我在秋名山输给一辆AE86,他用惯性漂移过弯,他的车很快 ,我只看见他有个豆腐店的招牌,如果知道他是谁的话,麻烦你们给他说一声,礼拜六晚,我会在秋名山等他。”

秋名山车神的高超入弯技术,不是谁都能学的,普通人想在弯道里漂移,轻则翻车,重则车毁人亡。

在通过弯道时,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提前降低车速。入弯前减速,出弯前微加速。

另外,有些人还学习了弯道“三不踩”要求,其实弯道不大,没有特别多的讲究,在入弯前把车速降低,平稳入弯就可以了。

在弯道中,如果使用刹车,路面滑的话,会失去抓地力,容易出现侧滑。所以不建议在走弯道时踩着刹车。

弯道内点刹一下是可以的,最好在入弯前完成这个动作。因为在弯道中心时,离心力最大,踩刹车有可能导致转向不足。不过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

像马自达的车,它的操控性就非常好。有GVC加速矢量,在过弯时能精准控制转向角度,控制轮胎抓地力,抵抗车身侧倾感,号称“弯道王子”。

当然底盘越低矮的车身,越容易通过弯道,像面包车和一些低端SUV车型,尤其是没有ESP车身稳定系统的,在路面湿滑时,过弯速度快,就容易出现侧倾感,严重的会出现翻车。

结束语:过弯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降低车速,匀速过弯,出弯时轻踩油门即可。不要想着漂移出弯。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 汽车 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因弯而异,因车速而异!对于一些舒缓的弯道正常行驶即可,对于一些,小的急弯,提前刹车,慢速通过!

汽车 弯道行驶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持 汽车 的抓地力,使 汽车 的轮胎抓地力能够承受离心力,避免 汽车 转向过度或者转向不足,防止侧滑,因此,过弯时无论是点刹还是一直踩着刹车都不是什么好的习惯,因为踩刹车时轮胎的抓地力会降低,只有在车轮保持滚动的情况下,抓地力才是最好的。如果实在要在两种方法之间选择一种的话,那么还是以点刹的方式相对安全一些。

一般来说,对于手动档来说,如果想要保持最快且相对安全的过弯速度,可以在过弯前提前刹车减档,也可以刹车同时降档,确保入弯时处于低档位,保持发动机转数,出弯时直接加油提速,然后升档加速即可。

而对于自动档来说,如果带有M档的话,入弯前切入M档,刹车、减速,然后使用按钮或换挡拨片或换挡杆减档,此时发动机转数会升高,出弯时,
直接加油提速然后直接切回D档正常行驶即可。

如果在雨雪天气过弯,那么必须提前减速,慢慢行驶,弯道坚决不要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