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卫芳的媒体评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法制日报评论人乾羽: 对于研究生苗卫芳这样的个体到底需要怎样的围观?一方面,当然需要宏大的视角,需要看到个体背后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一种个体的视角。这种个体视角包括:应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成因、个体命运;应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能动性。个人的命运有时代的投影,但与个人的表现也密切相关,这也是需要反思的地方,不能因为这种反思有些残忍便忽视不提。当然,在看到个体成因时也应看到个体的命运,在关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应关注个体的下一步将走向何处——这才是一种实在的关心。
光明日报评论人佘宗明:对苗卫芳而言,回村种地,就是个无奈却不算坏的职业选择。他坦承,自己有些耕读情结。更何况,苗卫芳的个人经历,未必就有典型性。拿着个案去佐证臆想的“读书无用论”,未免以偏概全。实质上,“读书改变命运”本来就有着不确定性,更精确表述应该是:读书为改变命运提供了更多契机,却非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
在开放性的教育语境中,“学而优则仕”,早已是种被淘汰的观念余烬;读书的意义指向,未必是名利,而是多元化的择业机遇。拿着功名利禄的尺子,去度量人的价值长短,太过功利化。虽然说,“付出当有回报”是人们的一贯认知:读书耗费了不少的时间、物力成本,总不能颗粒无收。
济南日报评论人郑颖雪:其实,高学历者找不到工作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与个人能力和就业观念有关。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原本想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就是所谓的“铁饭碗”——— 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但因年龄所限不得不放弃;他也曾到保定七中应聘教师一职,但最后在试讲阶段,据说因“仪态、形象不佳,口才不好”被淘汰;也有中学向其伸来“橄榄枝”,但却因薪酬问题最终不了了之。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他理想中的工作。这一点也警示研究生和博士生,不能因为高学历就自视甚高,本科生虽然学历不如你,但是人家可能有经验,可能外语好,更比你年轻。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找工作时尤为重要的。如果苗卫芳姿态再低一点,更理性一点,也许就不会无奈地回家种地了。
新浪博客评论人柳牧: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时代与英才,到底谁畸形了谁?大多数人从教育体制等宏观角度出发去剖析一个研究生的怪异心理,可谁从反角度思考过一个高龄单身农民的精神之苦?大多数通过一句“爱好文学”就给人定向了梦幻不现实的标签,谁肯花时间去读懂《二月兰》那一个代课老师的辛酸?新闻事件本身是一个悲剧,新闻背后的真正事实哪个人去调查去了解了?新闻跟踪的主观片面之悲哀有哪个人去关注去剖析了?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国家的悲哀,一个世界的悲哀,不能拿一个贫穷的病疾的无业的农民来开刀!一个这样的农民可以写出一部长篇,他本身就比莫言这类成熟环境下的作家更伟大,一个这样环境下可以承受这么多悲惨厄运的男人,他本身就比任何一个人更有权利说话!
很多时候,英雄豪杰与暴徒匪霸的名号无非就“义”字之别而已,倘若白校长真的求才若渴,真的人性化地体谅到苗家家境,真的可以把这300元视为慈善之德,护驾疃中学便多得了一位贤才,苗家也解了温饱不及的悲剧之结,灵寿县多的恐怕会是一桩美德佳话,而不是今天农村的教育之哀、民生之殇了吧。
新浪博客评论人黑皮四卦:老百姓有句谚语:“没有杀爹的心不能做官不能成名”,苗卫芳第一次拍摄视频网上无人关注,当这段视频加入了“研究生回家种地,老爹自杀”后,网上立马火了起来。在这个拼爹的时代,苗卫芳可谓是另类拼爹。
苗卫芳为了这一张敲开“功名”大门的文凭,代价可算不小。可现实并没给苗卫芳满意的回报。苗卫芳读书就是为了“功名”,为了铁饭碗,所以研究生毕业后就不想再打工了。他要找个能发工资,能写作完成自己的业余爱好的体面活。在这个拼爹的时代,饱读史书的苗卫芳显得幼稚可笑,不愿意“城市打工”,只能回家种地。其实种地又咋了?陶渊明等中国古今多少高人隐居民间?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挂在每个读书人的嘴边,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代的封建读书观。可我们当代的新的读书观:“知识改变命运”正确吗?以我看,新中国我们呼唤了多少年的“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思想和“颜如玉,黄金屋”是一脉相承。在这样病态的功利化的教育大环境中,河北大学研究生苗卫芳踩着服毒老爹的痛苦不堪出名,就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