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介绍下唐代的几个主要城市的概况?

能尽快说么?谢谢了!
不够~我需要一些城市的大概情况~比如"长安,洛阳,扬州,四川,以及其他比较重要的城市的一些情况~谢谢~

第1个回答  2006-09-29
长安 当时地球上最大的城市 严谨的城市布局 高高的坊墙
标准的封建城市布局 过百万的人口 九水绕长安 风景优美

洛阳 当时的东都 宏伟的宫殿比长安还要大气 城市建设没有长安那么中规中矩 商业区比长安多 牡丹在此地大兴 富贵人家多常住洛阳 市民气息浓于长安

扬州 雄富冠天下 唐时的销金窟 扬州历史上几起几落 唐是他的极盛 漕运过此 江南中心 扬州的妓业兴盛异常

广州 胡人云集 唐最重要对外口岸

成都 和扬州起名 扬一益二 天府之国

汴州 运河中心 漕粮码头 天下度之皆过于此 难怪后世赵宋立都与此
第2个回答  2006-09-29
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人口过百万,当时的国际性大都会,所谓四方来朝的鼎盛时代;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东亚航运业的中心
第3个回答  2006-10-04
长安扬州洛阳
第4个回答  2006-09-30
  长安的位置:位于秦岭之下,渭水之滨。远从西汉时起,就有“八水绕长安”之说,使长安得到灌溉,土壤肥沃,物产丰饶;河流给它带来交通运输之便,关东地区、剑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丝绸源源不断而来;秦岭茂盛如青障的森林,不仅带来了王维在诗中一再赞美的“深林”、“空林”景致,更带来了良好的小气候。
  这一切,使长安这个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然地成为富庶繁华的时尚中心。它开创服饰制度、生成时尚风气,然后迅速辐射全国甚至波及海外。唐初可以说是创制时期。自隋文帝开始的“复汉魏衣冠”的服饰改革之后,历经唐太宗、高宗对服制、服式作出规定,开创了制度,一直相沿到盛唐玄宗时期。在这种对制度的沿用中,长安不断地给中国女性制定着新的时尚审美标准,从体型到服饰到化妆,甚至到生活方式。正是这种标准的变化,加上女性对美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带来丰富的时尚流变。
  唐代女性时尚的主要潮流是:由遮蔽而趋暴露(样式),由简单趋于复杂(花纹、妆饰),由简朴趋于奢华(服装风格),由清秀而趋丰腴(体型)。
  上行下效 在唐代,一切时尚都是从长安开始的。《后汉书》中长安时谚:“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所描写的情景用来形容唐代也非常贴切。虽然本意是讥讽“上之所好,民必甚焉”,上头决策,下面会变本加厉地盲目执行,但是若从时尚角度来考察,却绝好地说明了长安作为时尚中心、时尚之都的巨大影响力。这个影响力不但遍及全国,而且波及朝鲜、日本,直到中亚。(有学者这样形象地表述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原来的情况像一锅豆浆,唐朝的精神是卤水,一下子将它点成了豆腐,从此有了成型的文化。服饰文化当然也是如此。)
  与今天世界范围时尚现状相似的是,唐代的时尚主要由宫中(今天是王室)、贵妇(今天是富商太太和社交名媛、部分白领)、以声色技艺娱人行业的从业女性来引领风骚。
  也许是李唐王室带有鲜卑血统,“胡化”尚武,并影响了审美观;也许是农耕文明产生的审美与富裕的物质基础相遇造成的一种必然——唐代崇尚浓丽丰肥之美。赏花要赏牡丹,马也要腿粗臀部大,人是“尚丰肥”,女子为了使自己显得更丰满,往往将裙子做得很宽大,六幅,八幅,十二幅,还要将腰身提高到腋下,这样整个人不见腰身,几乎像一个灯笼的外形了。杨贵妃这个特殊人物的出现,玄宗对她的宠爱,更是推波助澜,使“以肥为美”达到顶峰。
  至于化妆,这也是宫中的大事。唐玄宗封杨贵妃三姊妹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每人每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然而虢国夫人不施脂粉,自炫美艳,常常素面朝见天子。虽然不施脂粉,但眉还是画的,“淡扫蛾眉”。据史籍记载,唐玄宗染有“眉癖”,史称“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朝天子亲自推广和提倡,画眉之风在妇女中盛行不衰,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服饰,唐代妇女服装有三大类:上衫下裙、胡服、男装。而男装也同样可见上层的示范作用: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一次在高宗的内宴上,以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佩带弓、剑等“纷砺七事”的装扮出场,不但男装,而且全副武装,弄得高宗和武后都觉得好笑,对她说:“女子不可以当武官的,你干嘛打扮成这样?”公主带头这样“玩酷”,对女穿男装的影响可想而知。
  时髦成风 唐代是一个非常注重时尚的朝代,女性更是时髦成风。政治、法律、道德、礼仪都不能约束这种强烈的好美之心和对时尚的追逐。贵贱、男女、夷夏的界限都被冲毁了。

  悠悠千载古运河,汉代广陵王墓冢,南北朝古刹大明寺,隋代迷宫、炀帝陵,唐城遗址,宋元时期的普哈丁墓、仙鹤寺、平山堂,以及瘦西湖旅游风景区、个园、何园、盂城驿、汪氏小苑、高旻寺、龙虬庄遗址、宋城诸门遗址、扬州八怪纪念馆等196处美不胜收的名胜古迹,见证了扬州的数度繁华。
  “(唐朝)金属器具的铸造工艺相当高,扬州的铜镜就是代表。唐朝的都市兴盛,繁华的大都会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唐朝时)大批外商从陆路来到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城市。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长安、扬州、广州的波斯商人,数以千计。”
  “淮左名都”、“富甲天下”,扬州繁荣昌盛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郑燮、朱自清以及马可·波罗、崔致远等大批中外文人雅士,在古城扬州留下“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扬州景物稠”等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和扬州学派在中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扬州戏曲、扬州评话、玉雕漆器、扬派盆景、雕版印刷、淮扬菜系等更是独具特色,源远流长。
  有唐一代,中国国力鼎盛,扬州也达到了极盛的巅峰,曾是大唐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对外交流的门户。唐代的扬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成都)。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道采访使和淮南节度使治所,领淮南、江北诸州。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体系中,扬州始终起着枢纽和骨干作用。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扬州专设司舶使,经管对外贸易和友好往来。唐代扬州,来自新罗、高丽、日本、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婆罗门、昆仑等国客商长期居住经商者达数千人。当时的扬州港“帆樯如林、商贾如织”,被誉为“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埠。日本遣唐使来扬州和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交流。新罗文豪崔致远于公元880年来扬州,从职淮南,勤于政务,参与军事,职掌馆驿,辛勤笔耕,撰写了大量的诗赋、公文、表状,884年回到新罗,传播汉文化,被称为“东国儒宗”,成为最杰出的新罗文豪。扬州人李善在吸改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注释的《文选》,旁征博引,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已经散失的重要文献资料。其子李邕,不仅文章、诗歌很有影响,也是继虞世南、褚遂良之后的大书法家之一。大诗人张若虚为“吴中四杰”之一,仅《春江花月夜》一首诗,就有“孤篇压全唐”之誉。武周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徐敬业、骆宾王等人会集扬州,起兵反武氏篡政,首先斩杀扬州长史陈敬之,成立匡复府、英公府和扬州大都督府,集兵10余万。武则天遣大将李孝逸带兵30万讨伐。徐军溃败,徐敬业被部下斩首。
  唐末五代,军阀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杨行密在扬州建立政权,史称“杨吴”,有短时间的经济恢复。不久,又陷入战争的破坏之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5个回答  2006-10-03
hu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