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中国航天日,你对今年的中国航天发展有哪些期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24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的音乐传遍了全世界。从此,中国进入了太空探索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在轨运行三天后,卫星如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返回式卫星遥感获取的遥感信息在土地调查、资源调查、地形测绘、灾害预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4年4月8日,cz-3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掌握了失重状态下使用氢氧发动机和两次点火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研制并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发射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走向国际市场。从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开始,到2000年,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26颗外国卫星。

1988年9月7日,cz-4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轨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远洋渔业、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菲律宾马步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竞争力。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奥赛特BI”通信卫星。双束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航天有能力发射各种大载荷的商业卫星。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为中国在航天高技术领域的成功合作树立了典范。

1999年11月20日,新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实验飞船,11月21日飞船成功回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2个回答  2022-04-24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的音乐传遍了全世界。从此,中国进入了太空探索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在轨运行三天后,卫星如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返回式卫星遥感获取的遥感信息在土地调查、资源调查、地形测绘、灾害预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4年4月8日,cz-3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掌握了失重状态下使用氢氧发动机和两次点火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研制并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发射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走向国际市场。从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开始,到2000年,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26颗外国卫星。

1988年9月7日,cz-4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轨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远洋渔业、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菲律宾马步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竞争力。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奥赛特BI”通信卫星。双束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航天有能力发射各种大载荷的商业卫星。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为中国在航天高技术领域的成功合作树立了典范。

1999年11月20日,新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实验飞船,11月21日飞船成功回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3个回答  2022-04-24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航天日设立六年来,更是取得了多方面的突出成绩,使中国的航天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若是要问对今年的中国航天发展有哪些期待,不如先看看过去六年的成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明白为什么说今年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有一个新节点!

一、运载工具升级换代——新一代运载火箭亮相

  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是“长征一号”,1970年4月28日,它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的太空时代。至今,我国陆续研制了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系列的运载火箭。这些火箭至今也仍然在使用,但作为发源于弹道导弹的运载火箭,这些火箭的总体技术水平已经不再先进,运载能力也难以支撑我国开展空间站工程和深空探测的需要。

长征五号火箭升空 来源:新华社
  为了满足大型、深空等“国之重器”级的航天器对火箭运载能力的需求,我国研制了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使得我国火箭的运载能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长征五号是大型运载火箭,主要用来发射空间站舱段、嫦娥五号等大型月球探测器及天问一号等深空探测器等重要载荷。长征七号是中型运载火箭,主要用来发射天舟货运飞船和大型同步轨道卫星。

  在这两型火箭之外,还利用新型火箭模块化的优势,发展了适应商业发射市场需求的长征八号、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等火箭。新一代火箭攻破了诸多技术难关,实现了火箭燃料由更适于导弹部署的有毒常温材料,向更适用于航天发射的低温无毒燃料的升级换代。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液氢发动机,也让我国的火箭拥有了推力更加强大的“心脏”。

双燃烧室发动机RD-180 / RD-180 Wiki
二、天宫二号任务顺利实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

  2016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对接。和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的外观没有太大变化,但功能进行了系统升级:由验证技术的目标飞行器升级为了能供宇航员长期在太空中工作、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空间实验室。航天员,景海鹏和陈东搭乘神舟十一号到达天宫二号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太空实验工作。

资料来源:新华社
  除了高精度冷原子钟、液桥热毛细对流等高大上的实验项目,还有很多同时具有科学意义和趣味性的实验。比如,香港中学生设计太空养蚕实验就由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实际操作,观察蚕宝宝在太空中还能否像地球上一样结出规则的蚕茧。

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组合体 来源:央视新闻
  在长期有人驻留的空间站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货运飞船运送必要的生活补给和仪器设备,空间站产生的各类废物也需要货运飞船运出销毁。在天宫二号任务期间,我国还首次发射了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货物上行运载能力达6.5吨,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此外,它还具备给空间站补充加入用于维持轨道和姿态或进行轨道机动的燃料的功能,一次最多可以加注2吨燃料。天舟一号发射后,成功与天宫二号对接,并成功进行了三次燃料加注试验。

  天宫二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完成了建设空间站之前的全部技术准备和验证工作。今年,空间站核心舱就将发射,拉开空间站时代的序幕。

三、探月工程稳步推进,绕落回全部实现

  2018年底,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到达月球附近,开始对月球背面进行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探测。至今,嫦娥四号及其释放的月兔二号探测器,已经正常的月球表面工作了两年多,主要开展了月面射电天文观测、月球背面地质特征探测和矿物成分探测等方面的科学探测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因为潮汐锁定效应,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等,月球朝向地球的总是同一面。处于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无法与地球直接通信。由于这种困难的存在,虽然人类早已对月球展开了大规模的探测,还曾经将宇航员送到月球上,但月球背面却始终是一片未曾探索过的领域。为了解决通信问题,预先发射了“鹊桥”号中继卫星在地月L2点上就位,承担月背和地球间的通信中转工作。由于这颗中继卫星无可替代的功能,美国科学家曾向我国的科技人员提出,未来能否有机会使用这颗卫星中继美国探测器的信号。
第4个回答  2022-04-24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的音乐传遍了全世界。从此,中国进入了太空探索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在轨运行三天后,卫星如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返回式卫星遥感获取的遥感信息在土地调查、资源调查、地形测绘、灾害预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4年4月8日,cz-3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掌握了失重状态下使用氢氧发动机和两次点火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研制并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发射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走向国际市场。从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开始,到2000年,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26颗外国卫星。

1988年9月7日,cz-4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轨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远洋渔业、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菲律宾马步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竞争力。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奥赛特BI”通信卫星。双束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航天有能力发射各种大载荷的商业卫星。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为中国在航天高技术领域的成功合作树立了典范。

1999年11月20日,新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实验飞船,11月21日飞船成功回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