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思维品质培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焦玉玲

[摘要]初中语文围绕课题发问,让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在文本问题、文体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爱上了阅读,读的专业了,读的明确了,读出了快乐;教师也爱上了教语文,教的明白了,教的清楚了,教出了快乐。

[关键词]发问,思维,创造力,快乐

语文教学的现实打开方式

日常教学常听到老师说:这篇课文可咋上?一头雾水乱糟糟的。问及原因,课文普遍太长,内容太多,没有条理,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效率极低。看看学生作业,只喜欢抄答案,离开答案,目光呆滞、手足无措、东拉西扯、词不达意。经常听人谈到几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于语文,我们是否也可以围绕课题采用哲学点的思维方式,对新课多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果老师能够针对文章题目多提问题,把自己给问明白,课还会模糊一片吗?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针对文题多提问,把自己给问清楚了,还有难学的语文吗?

最近两年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用“围绕课题发问”的方式进行预习,感触颇深。平时的语文教育,学生们习惯了教师发问,自己思考或者小组探讨,最后总结答案,思维的主动性仿佛很难有新的提升,学习兴趣也不太浓厚。为了调动孩子们阅读新课文的初始兴趣,我尝试了围绕题目提出问题进行阅读的授课方式,孩子们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围绕文题发问课堂实操

面对一篇新课文,我们平时采用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以新近讲的《社戏》为例,我的做法是:面对这篇课文,不要急于打开课文内容,我们就在题目处做个思维的短暂激活,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自己对题目感兴趣的问题,渴望了解的问题。

学生们提出了如下问题:

什么是社戏?社戏是在哪里看的?在什么时间看的?和什么人一起去看的?为什么要去看社戏?看社戏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鲁迅为什么以《社戏》为题?事隔多年,鲁迅为什么写作社戏?在社戏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社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面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是自己阅读后能够解决的,有些是难以理解的,我们把这些问题分成三类:

第一类:基础性问题(第一思维问题),是孩子们看到题目首先想到的问题,没有思维难度和深度的问题。

第二类:专业性问题(第二思维问题),即语文学科考试必出问题——应试问题和文体问题,需要以考试为基础,结合单元目标和文体特点提出的学科性问题。

第三类:拓展性问题(第三思维问题),即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同一类作品提出共性问题,拓宽思维广度,拉深思维度。

  我们的学生在语文专业素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提出的问题有基础问题,有专业问题,有拓展问题。对于基础问题,学生通读课文之后都能够回答出来,对于专业问题,有一定语文策略的孩子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回答也会条理清晰。但对于个别专业和文体方面的问题,孩子们没有进行特别训练,联系语文学习的经历,解答起来会不太全面。拓展性问题是对孩子们阅读的积累度和综合分析归纳能力的检测,这类问题考察面广,如果没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很难有思维的深度。因此,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课文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针对预习课安排思考问题呢?

带领学生认真研读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段是单元的人文目标,第二段是单元的教学策略。每个单元新开课文之前,一定要带领学生研读,分清楚单元人文目标是什么?关键词是什么?人文价值是什么?人文价值不是我们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孩子们通过阅读教材,从中感悟到的,是语言文字从孩子们心上缓缓流过,留下的印迹。当然,也是老师通过分析,引导孩子们感悟到的。

例如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人文目标是: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人文主题:民俗。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人文内容: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

人文目标: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语文策略是: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安排多种表达方式。2.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感情和思想)。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本单元的人文目标和语文策略,我们需要联系中考出题类型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例如:2018河北《回忆齐白石先生》一文。

1.从选文第4.5.6.段看,齐白石先生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通过对中考试题的分析,让学生联系本单元教学策略,用合适的语言揣摩出提问的方式。

(二)阅读每课的预习提示。

预习提示的设置实在唤醒学生与课文题目有关的一类记忆和生活经历,同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例如《社戏》一文的预习提示: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表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了解一下你家乡类似的民俗活动,讲给同学们听。文章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带着这个问题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会文本思考和文体思考

初中语文围绕文题进行发问的思考方向共分两类:文本类思考和文体类思考。文本类思考是是看到题目后引发的第一思考,着重对题目词语包含内容的疑问。例如《论教养》这一课,当看到题目后,会引发哪些思考呢?

——什么是教养?(概念)

——有教养的标准是什么?(准则)

——为什么需要有教养?(有教养的意义)

——怎么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方法)

——作者利哈乔夫为什么写作这篇文章?(写作缘由、背景)

这样一思考,课文的基本内容就明晰了,这属于兴趣类问题,我们的语文承担着提升语文素养的任务,那么需要解决哪些语文本质问题呢?这就需要围绕文体进行思考,不同的文体,我们需要提出更专业的问题。例如:

——文章针对什么社会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什么观点(看法)?(论点)

——文章采用了哪些事实和道理作为论据?(论据)

——文章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方法)

——文章是如何进行论证的?(论证过程)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赏析语言)

这些问题我称之为“文体类思考”,学生们提出的兴趣类问题称之为“文本类思考”,这两类问题,看似区别很大,实则本质一样。不同的是,文本类问题关注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文章逻辑、作者思想的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思维能力。文体类问题关注文体特点和这类文体的写法思考,学生学会的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演讲技巧和思辨能力。

两类问题提出的方式不同,培养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都不同。例如在学习王选院士的演讲稿《我这一生的重要抉择》一课时,还是老习惯:围绕题目和作者提出问题。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有:1.王选何许人也?2.他一生的成就是什么?3.他重要的抉择是什么?为什么是重要的抉择?4.他为什么要做出这个重要的抉择?5.从中你看出王远是个怎样的人?

联系单元的任务要求:学写演讲稿,开展演讲赛。我觉得将两种提出方式同时贯穿于课堂会更好。以文本类问题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略读),把握小问题(例如文本类思考的1.2.3),以跳读解决大问题(例如文本类思考的4.),对于艰难问题(例如文本类思考5)我们了采用精读关键段(例如第3.4.5段),从文本中感受作者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民族自尊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真诚无私、乐观豁达、幽默风趣的个人魅力。要想全面了解王院士,建议同学们阅读《我这一生的重要抉择》全文。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们进行议论文知识的渗透就轻松多了。作者演讲中的观点很明确:扶植年轻人。引用的论据有: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历任主任重视培养年轻人取得重大成就(国际潮流、历史趋势);个人自身经历的可悲和可笑(年轻时创造力巨大取得成就不被重视,年老后失去创造力被认为是权威)(详写);世界上取得重大科技成就几乎都是年轻人(略写)。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中幽默风趣的阐明观点,在大胆犀利中揭示人性弊端,使观点更加明确!文本理解是基础,文体渗透有必要。因此,我们日常语文教学中要将文本类思考和文体类思考融合在一起,设计出思维的梯度,让学生们在兴趣中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思维品质和语文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如何围绕题目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界、提升语文能力有一定作用,尤其对作文教学有很大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就会围绕作文题目提出不同的问题,围绕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安排作文内容,这样就不至于出现诸如“跑题”、“内容散乱”、“中心不突出”等等问题。所以,围绕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曲一线教育.2019.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中考语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