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 在亢奋的时代保持高度的清醒(6/8)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一、作者简介

    《舆论》一书的作者是李普曼,李普曼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美国纽约。李普曼是美国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191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公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刊利用,同时他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他获得了1958年度普利策新闻奖。李普曼的主要集中在政治学领域,因此《舆论》一书最早是为了美国的政府进行舆论管理服务的。

二、《舆论》写作的时代背景

1.启蒙思潮与参与式民主

《舆论》一书成书于19世纪20年代,19世纪20年代杜威力主“参与式民主”,使得报刊和公民组织形成了一股社会力量,要求介入大众传播,并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严重地冲击了传统的政治治理传统。

2.大众媒体的兴起

《纽约太阳报》的创刊标志着美国政党报刊时代结束,商业报刊兴起。

3.城市化与工业化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出现,美国芝加哥学派兴起,主要解决在新兴城市兴起后,如何以社群的方式将人们组织起来。

三、作者的核心思想

1.拟态环境

作者在书中指出;“我们并不注意我们眼睛不习惯注意的事物”,他提出:人并非直接生活在现实环境之中,而是生活在媒体与个人的主观共同构建的虚拟环境之中,而人基于虚拟环境所作出的行动却直接作用于现实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当下所处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2.刻板印象

作者指出:”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判。如何认识事实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板印象,因而它也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在李普曼看来,舆论是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累积下来的印象、偏见和固定的成见,一旦这种成见形成,它就会“淹没”人们对“事件”进行描述的“新视野”。李普曼认为,在新闻实践中即使记者是现场的目击者,也带不回真实的报道。“因为他本人带着一些成见到出事地点去,事后他带回来的多半是他想象的,已经改观了的一个事件的报道”,还说:“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的形成时,我们就会注意那些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因此李普曼得出结论:“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清楚的加以区分。”

3.诉诸精英

李普曼认为只有图片式地再现事实才能产生真正的新闻,但由于政府的审查制度,还有记者在报道新闻时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形成的“刻板成见”以及受众自身种种原因的影响,新闻很容易成为一种“主观真实”,而 它与“客观真实”之间有着很大的出入。李普曼建议通过组建一个独立的情报组织,依靠专家来搜集消息,这种独立的组织机构不受政府审查制度的困扰,将搜集信息和控制政策这两者分开,专家只是执行收集情报的工作,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信息的客观真实。并且这些专家都是各行业的精英,对于自己的领域非常熟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记者行业知识储备不足这一难题。李普曼认为这种独立的情报机构,能够客观地还原事实,有助于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因此也能构建理想的民主社会。李普曼强调在收集信息时客观中立、不受个人偏见的影响的做法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前身。

四、《舆论》一书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议程设置“理论的先导

李普曼认为,外部世界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人们无法认清,报刊乃是人们接触超越视野以外环境的主要工具。

这样,“人们不是根据客观现实来采取行动,而是根据他们脑海中的图景来采取行动。”所谓“脑海图景”是人们在媒介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基础上,对媒介信息进行认知、选择和加工而形成的主观现实。如果说媒介在再现客观现实中所建构的是媒介现实的话,那么脑海图景所反映的则是主观现实。

由上述可以看出,李普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的“脑海图景”,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这就是“议程设置”思想的最初萌芽构想。在些基础上,20世纪40年代末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进一步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50年代和60年代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这一观点,例如B.C.科恩在考察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在许多场合,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的。”不过,将大众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最早明确地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了初评考察的,则是麦库姆斯和肖。总之,李普曼提出的“脑海图景”是后期传播学者正式认识和提出“议程设置”的催化剂。对开创今天传播学“议程设置过程研究”传统起到了重要贡献。

2. “刻板印象”预设了大众传播有着宏观社会效果

李普曼认为,人们生活中接触的外界信息刺激很多,不可能一一对应作出反映,于是便有一种自然的“省力”原则,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这便是依据信念(即刻板成见)对感兴趣的事物作出不经思考的直接判断。他写道:“信念一旦引起任何人入迷,就永远不会停止它的影响。”“不管我们认识什么熟悉的东西,我们都会借助于我们脑子已经有的形象。”“信念唤起了每个人对于某种景色、某种家俱和某些面貌的感情,不需要追忆那些原始的形象就能唤起这些信念。”“我们的一些信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将看到什么。”

在李普曼看来,舆论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累积下来的印象、偏见和固定的成见,一旦这种成见形成,它就会“淹没”人们对“事件”进行描述的“新视野”。1920年李普曼对《纽约时报》关于俄国革命的报道情况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记者们所说、所写的是其想要看到、或期望看到的东西,而不是实际发生的情景。由于人们头脑中存在着一种“刻板成见”,所以即便是目击者也总是带有成见,总是带回了掺杂着想象的报道,而不是客观的情况。

由此看出“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判。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李普曼是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者之一。

3.“局外人”与“局内人”的区分折射了被动的受众观

所谓“局外人”指的是一般的民众,这些人由于普遍存在的“拟态环境”而无法从媒介渠道中获知世界的真实情景;“局内人”就是介于公众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专家们。李普曼认为受众对专家们表现出较大的依赖,因为这些人能使“一个无形的巨大的困难的环境”变得容易理解,即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立法机构和行政部门据此作出明智的判断,然后将之提交给公众。由此可以看出,李普曼视野中的受众是被动的存在,而不是能动的群体。

4.“新闻框架”概念的先导

李普曼在该书中指出,读者在新闻中所看到的所谓“社会真实”是大众媒体一主题制作、消息的选择和新闻文本的铺陈等手段体现出来的,而这一过程受到媒体机构的立场、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个人信仰等种种因素制约。尽管未曾直接使用“框架”这个名词,李普曼的这个观点同现在关于新闻框架的表述相当接近。

五、对李普曼之舆论观的新时代思考

1.新时代下公众更加成熟化

传统媒体呈现的是一个单面的平面的世界,而互联网向人展现的却是一个多面立体的世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公众必然得以摆脱不少旧日传统媒体意识形态灌输下的僵化思维模式。今天的公众在看待公共事务时无疑比往昔表现出更多的清醒客观、精明成熟。

2.媒体格局的嬗变

网络媒体资源的无限性和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元使得形形色色的世界图景都可以通过多彩的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而不再被报纸电视的版面时段以及呈现方式所束缚。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言论,言论交流更加自由,尽管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舆论免不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但新的媒体格局和角色嬗变对于公众认知世界必定时一种巨大的进步。

六、感想

经历了半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舆论》全篇,深觉这本书读来需要耗费一定的功夫。一来书中的举例大都以战争为背景,多在讨论战争中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模型又略显复杂,因此要明白作者的用意还得细嚼慢咽才行得通;二来书中提出的有些概念在读此书前自己的理解并不全面,要从根本去改变自己认知中的偏差还需沉下心去体会作者的原笔原意。作者在该书中先讨论拟态环境的形成,再讨论刻板印象,新闻与真相的关系,公意的形成,思考民主是什么,然后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即诉诸精英和理性。最让我引起强烈的共鸣的是“刻板印象”这一概念,现代社会,我们身边刻板印象影响我们的思维的例子无处不在,如提到医生就本能的认为是男性,提到护士就想到女性,提到商人就给其贴上“唯利是图”的标签,提到老师即认定其必定具有“文质彬彬”的气质。但读完此书后我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刻板印象“这个词并不是绝对的贬义,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刻板印象“可以节省认知资源,更迅速的帮助我们作出判断,对之后的行为有重要的知道作用。当我们遇到其他个体或者群体时,会本能地希望知道对方的行为意图和能力情况,希望知道对方是友善还是敌意,”刻板印象“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

此外,全书中,李普曼无一不在担忧社会环境无法避免的“建构”的事实。放眼当下,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似有了更多接触信息与表达观点的机会,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世界,但实则是被束缚于算法中,处处是“信息茧房”与算法的精密计算。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仍然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李普曼在书中的忧虑也警示着我们,要警惕象征符号的作用,警惕事实的表象,更要警惕自己由于思维缺乏训练,而想当然地将关注的两个事物看成是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的做法。在种种被建构的环境下,要不断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在亢奋的时代保持高度的清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