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人写的一首诗,白居易夸他超过李白,却被苏轼骂得一文不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3

在中国的诗人之中,李白的地位是非常非常高的,小时候我们不但要背他的诗歌,更在父母师长的督促之下,学习他“铁杆磨成针”的精神。在李白的诗歌之中,这首《望庐山瀑布》想必是最为知名的一首,也是我们从小就倒背如流的作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百年后,不光是历代文人墨客,连普通百姓都会以万分崇敬地心情来拜读这首作品,并且被诗人瑰丽出奇的想象力而折服。然而,这首诗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它引发一系列的争议,甚至会让作古多年的李白也始料未及。即便李白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会预料会有这样的反响。

在李白写完这首诗之后,庐山瀑布成为了唐朝诗人的禁区,没有人敢在诗仙面前班门弄斧。直到百年之后,有一位叫做徐凝的才子,以《庐山瀑布》为题,重新写了一首诗: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平心而论,这首诗也是极品了。它与李诗不同,没有过多的渲染,而是选择了单刀直入,切进主题,同样具有气势。只不过想象力和场面的宏大,自然是不如李白的。七言绝句一共才28个字,李白追求了大格局,大气魄,放弃了细微的描述,留下了千古的名篇,是在令人叹服。

然而,徐凝写完这首诗之后,却得到了当时诗坛领袖白居易的认可。白居易在当时的诗坛地位,一点也不亚于李白活着的时候。可是,白居易对于李白的评价很低,他曾经高度赞扬杜甫:世称李、杜...…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

不仅如此,由于白居易提倡通俗易懂,大力推行新乐府运动,认为诗歌“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而李白的诗充满了是浪漫主义色彩。所以,白居易认为李白的诗缺乏微言大义的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徐凝和白居易关系非常好,他曾经对韩愈说“一生所遇惟元白”。白居易则对徐凝倍加推崇,《云溪友议》曾记载,在担任杭州刺史的时候,他出题考张祜和徐凝,徐凝写下两首诗,被白居易列为第一。而且,徐凝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篇篇经典,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而白居易更是对其爱不释手。

基于种种原因,白居易判定对于庐山瀑布的诗作中,徐凝压倒了李白,白居易甚至称自己也“赛不得”。这种评价,显然有着很偏颇的主观色彩,但鉴于白居易的地位,谁人敢于反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直到北宋时,又诞生了一位天才文人苏轼。他的作品豪迈奔放,也颇有诗仙的意味,在当时有人就传言苏轼即李白的转世。这个我们不深究,但苏轼对于白居易的看法很不以为然,他在游览庐山瀑布时,写下了《戏徐凝瀑布诗》: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的这首诗,语气就有些生硬了。他直接夸赞李白的诗举世无双,无人能及,哪怕是庐山瀑布的流水,无论经过多少年,也洗不完徐凝之诗的恶名。这话说得实在是太过了,就是李白亲自前来,也不好意思如此讥讽后辈吧。苏轼的个人好恶,一览无余。可能他就是存心如此,既然白居易只凭主观臆断,那他就更不客气了。

其实,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固然是千古绝唱,然而徐凝的《庐山瀑布》也非同小可。它们都是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完全没有必要厚此薄彼。这就如同明朝人杨基在《眉庵集》指出的:

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