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么的情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9-13
这样的月亮什么时候才有,是指君主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我,只能喝些酒问下老天爷
第2个回答  2019-09-13
苏轼思念自己的弟弟而写,不是思念自己的爱人,是对人生中无不散之筵席的感叹。
第3个回答  2019-09-13
洒脱的情感,每天把酒问青天,喝点小酒,再做点诗,真美好啊
第4个回答  2019-09-13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
第5个回答  2019-12-03
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作者自请离开朝廷。

虽任密州太守,但其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但始终期待着有一天能乘风归去。

再次展现自己的才能。而在此期间他只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好好的,一起等待光明的再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