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话是什么样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05
"啊懂啊''
洋盘:神气、得意的样子。
抠:吝啬。
胎气:大方。
漏脸:出风头。
兴:神气十足。
无歹:差劲,多用以形容人品不好。
赖白儿:赖皮。
我阁:差意。
歹:多。
一豆儿:少。
兮兮:助词,如神经兮兮、二五兮兮。
甩料:骂人语,指乱出风头或办事缺德,或反映行动迟钝。
能豆儿:逞能意,南京人多以“二亩地就出你这个能豆儿”语讥讽人。
二糊:笨。
刷刮:办事利索、快当。
古漆:意指深色,不发亮,如“看你身上脏的,古漆多厚的”。
拿乔:拿架子。如“看你拿乔的呕!”
犯嫌:讨厌,如“这个人真犯嫌”,即这个人真讨厌。
讨喜:被人喜欢。
蛮好:正好、很好。
打脚骨拐子来气:很生气。
来气:一般生气。
来事(发丝音):会出点子、想办法。
兴得一头核子(核发户喜):得意忘形。
哈:阿臾奉承意,如“他就会哈老板”。
浓冬:笨、累赘,如“这个人真浓冬”。
雷堆、雷大妈:均指笨。盖得勃儿:好。
通吃:统统、全部都好的意思,如“你这次考试如何?”“通吃!”
邪头八角(角发旮音):指言行不端。
二五郎当:马虎。
脏污:蛮横无理。
少一窍:不聪明。
猪头三:饥人用语,称胖人。
芦柴杆儿:形容某人干瘦。
老白儿:朋友。
挺尸:懒,不肯起床。
死;口语中用“死”字时,多表示“非常”、“特别”意,意为到了极点。
过世:人去世、死。
翘辨子:贬语,指人死。
光郎头:光头、秃头。
耳朵毛子:旧指妇女剪的一种短发型。
巴巴头:妇女的一种发型,即把头发梳拢,打结于脑后。
哪块:哪里。这块:这里。
老车(发菊音):老练、纯熟。如“他做事真叫老车”。
拉呱:脏、邋遢。
异怪:令人作呕。
玩把戏:耍手腕。
马即:立刻、马上。
出:奸滑,如“这个人太出”,即这个人太奸滑。
小奸小坏:形容人耍小滑。
孬好:好和坏,如“不管孬好,能用就行”。
歹怪:巧合、巧遇、碰巧。
装(发肿音):贬义词,指贪吃。
行瘟:无精打采。
夹巴螺丝:乱插嘴。
烧包:卖弄、炫耀。
咂味:取笑。
笃定:即稳拿,很有把握。
糊里巴涂:糊里糊涂。
沓:说,如“随口一沓,他就信了”。
丧德:缺德。
嘀嗒:交往、罗嗦意。
透鲜:适意、惬意。
砸锅:坏了事。
楼:差、不行。
哨:咕叨、夸夸其谈。
邪头邪尸:刺头,不走正道的人。
花干儿:沾花惹草之徒。
搬家家:一种儿童游戏。
癞蟆古子:蟾蜍。
恶癞:恶心、不好看。
刮白儿:拉家常。
抄:急。
须:急,如我“须死了”,即“我急死了”。
十达:不正经,如“你少十达”。
胖兮:长相好看,轻佻语。
刷:打。“刷你一个儿光”。
刷色:丢脸,如“这事真叫我刷色”。
牙疼话:即无关痛痒的话。
二哥:贬义词,六十年代中期较流行,专用对农民的戏称。
挑高箩的:收破烂的人。
鸡头果:小,小东西,如“这孩子真象个鸡头果”。
颗颗:疙瘩。
十三拳头高:形容人矮。
誊嘴:接吻。
啬:吝啬、抠,如“阿狗爹啬死了”。
不成猴子耳朵;不象样,如这个人做事简直不成猴子耳朵”。
翻秋:没事找事做,讥人语。
翻尸倒骨:贬义词,意为闲的无聊而滋事。
和尚道士:无正经事,游手好闲,如“张三一天到晚和尚道士的”。
老混:耳光,如“打了他个老混”。
揉(发四声):买账、理睬,如“我揉都不读你”。
二报:打小报告,如“他来个二报,够你受的”。
救火龙:救火、消防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