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赞扬孔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1. 关于孔子的文言文

只有《论语》吧!【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5)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3)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4)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注释】(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原文】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

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

2. 孔子赞扬汉语的话

赞扬文学之美的

(为政2)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洁’。”)

(八佾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却不淫秽,悲哀却不伤痛。”)

文之教学(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文的教学)

(述而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有时讲普通话:读诗、读书、举行典礼时,都用普通话。)

文之受重视(摆在教学内容的第一位)

(述而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是《论语》中的,但不是 孔子 亲口说的 (章:颜渊;节: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品质好就可以了,何必要有文化?”子贡说:“可惜啊,您这样理解君子,您应为说这话而后悔。文化和品质同样重要。就象虎豹的皮革与犬羊的皮革难以分别一样 (如果有没有文采都一样,那么虎豹之皮和羊狗之皮也就没区别了)

体现了儒家的基本观点之一:义理要比文采更重要,但是文采同样不可少,因为文是义理的载体;如果文这个载体不出色(即,没有文采),那么承载其上的义理也不可能广为传播。

即,“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view/1642007

(辨析:墨子主张完全去掉文采,就像墨子主张去掉其他浮华的东西一样,但讽刺的是《墨子》一书是很有文采的)

3. 《孔子世家赞》文言文表现了司马迁对孔子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一方面是一个晚辈対先人尤其是圣人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司马迁是想追蹈孔子的.他一直讲孔子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就是偶像,还是唯一的.)他作《孔子世家赞》,恐怕也还有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的意思.他身受腐刑,深以为辱,自言“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虽累百世,垢弥甚耳”!在当世,他无法摆脱这种精神枷锁,所以发愤著书,期以来世.而孔子,正是他师法的楷模.我们看他字里行间自视为孔子隔世知音,在一片崇敬的赞词中却深含着种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就可以了解一二.。

4. 赞美孔子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孔子的诗句如下:

1、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该诗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意思是孔子所说的都被成为齐桓公、管仲等辈,百姓受到恩惠。

2、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该诗句出自曾巩的《读书》,意思是世间已经很久没有像孔子那样的人了,读书学习有其规矩和方法了。

3、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冯京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答伯庸》,意思是孔子的文章名满天下,孔子为人处世之道也遍布天下。

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该诗句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用来赞美孔子。意思是孔子的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

5、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该诗句出自陈著的《次韵戴成叔》,意思是孔圣人的诗词,如果善于学习和吸收,也就能有邹孟这样的成就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短歌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读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答伯庸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次韵戴成叔

5. 赞美孔子的诗词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悲哉孔子没》 ——宋·王安石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孔子》 ——宋·王安石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池州夫子庙麟台》 ——唐·韦表微二仪既闭,三象乃乖.圣道埋郁,人心不开.上无文武,下有定哀.吁嗟麟兮,孰为来哉.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既删,礼乐大定.劝善惩恶,奸邪乃正.吁嗟麟兮,克昭符命.圣与时合,代行位尊.苟或乖戾,身穷道存.於昭鲁邑,栖迟孔门.吁嗟麟兮,孰知其仁.运极数残,德至时否.楚国浸广,秦封益侈.墙仞迫厄,崎岖阙里.吁嗟麟兮,靡有攸止.世治则麟,世乱则麇.出非其时,麋鹿同群.孔不自圣,麟不自祥.吁嗟麟兮,天何所亡.。

6. 怎样用文言文赞美一个人学习好

1、春秋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又远远超出了那一类人。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2、春秋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译文: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惠施读的书要五辆车了。(即成语学富五车。)

3、春秋孔子弟子《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译文:听说老子博古通今。

扩展资料: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成语典故:

惠施的学问广博,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分析了其中一件事,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

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富五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公孙丑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杂篇·天下

7. 赞孔子 诗歌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梁甫吟(李白)

长啸梁甫吟。

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 ( 清一作渌 )

逢时吐气思经纶。 ( 吐一作壮 )

广张三千六百钩。 ( 钩一作钓 )

风期暗与文王亲。 ( 期一作雅 )

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 ( 不拜一作开说 )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 ( 挥一作麾 )

狂客落魄尚如此。 ( 客一作生 ) ( 魄一作拓 )

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

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 ( 开一作生 )

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叩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

□□磨牙竞人肉。 【豸契】【豸俞】

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

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

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

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

亚夫诒尔为徒劳。 【诒言换口】

梁甫吟。

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

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当安之。 【鲵鱼换山】【山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