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谈·谢稚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4

信札趣谈·谢稚柳

《谢稚柳》:谢稚柳(1910-1999),江苏常州人。原名谢子棪,又名谢稚,室名壮暮堂,号壮暮翁。著名画家、鉴赏家。早年从师钱名山。1929年结识张大千。1934年随张去敦煌研究莫高窟艺术,共同临摹壁画。1943年,应徐悲鸿之邀,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并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西安、上海举办画展。1947年任上海《新闻报》秘书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上海市文管会工作。近任上海市文物管理会委员、上海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兼上海分会主席。擅长山水、花鸟、人物。著有《鉴余杂稿》《陈老莲》《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试论宋元之间水墨花卉画的传统关系》及《谢稚柳画集》等。

“共瞻对耳” ——致吴灏

钟子期与俞伯牙是一对知音,他们相知相和,犹如高山流水,相得益彰。吴灏乃诗词前辈,他的诗词真挚朴实,异常感人,深为谢稚柳所推重,尝以“极佳”赞其倚声之高妙。谢老与吴灏先生谈诗,鉴古,论艺,实为一最佳对手。吴灏的好友、人称“七绝王”的中山大学教授陈寂写得一手好诗,谢老亦为激赏。三人常将写好的诗词抄录下来,互相寄赠。从书写上看,谢稚柳是张颠书体,吴灏是倪云林的小楷,陈寂写的是有点稚拙的钢笔字。平时一星期两封信,诗词唱和,乐此不疲。

这是谢稚柳致吴灏书札中之一件,释文如下:

玉弟: 数月来不相通问,子建去穗,曾嘱其以我近况转告,想并鉴及矣。三十一日书收悉,昨日子建回已来晤,备审

弟近状,深为驰系。知弟肃客倦甚,自在意中,此因出于弟好客,然我意正亦无须如此耳。剑花干,剑花并已收到,深谢! 当依嘱煲肉,此味殊前所未知也。数月来家居无聊,整理旧作为排遣长日,曾作得打油数诗,殊无可取,又前日偶于灯下写一小册。亦无足观,兹并寄上,如与弟共瞻对耳。欧初同志晤时,望为致意,并谢其嘉惠也,不另具书矣,匆此即颂

吟祺

稚柳手上 八月四日

古时米元章有一帖,名为 《苕溪诗帖》,即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谢稚柳先生的这一信札便是如此,其书法也是此类形式。吴灏先生之子吴泰说:“因为家父是行家,懂看,懂鉴别,会欣赏,故此,他(指谢稚柳)在书写时,亦无所顾忌。行书,大草,狂草兼而有之; 自由奔放,笔墨浓淡,行气疏密,流畅顾盼,舒展自如,把自己的才情逸气发挥得淋漓尽致。”柳老这封信札的行笔气度,真如吴泰先生所言,这种“对头戏”实在是妙极了。

谢稚柳致吴灏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