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天寒地冻,保暖护3点养肾多运动,这3个动作固肾养阳防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4


1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进入小寒后,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到来。

谚语: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虽然小寒代表着“天渐寒,尚未大冷”。但因正处于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前后,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正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因此民间素来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小寒节气防病应保暖养肾,防寒重点保护3个部位,吃温热食物可驱寒,冬季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艾灸可增强抵抗力,常做3个动作能补气固肾,增强免疫力,抗寒防病。

天气寒冷,保暖驱寒

1、护头颈。中医认为 “寒凝血滞”“寒为阴邪”。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变缓,导致脑部供血变少,且头部为“诸阳之会”,十二经络的阳经都上达头部,易受到阴邪的侵犯。所以头颈部的保暖是第一要务。出门要记得戴帽子、围围巾,洗头后也要尽快将头发吹干,以免受凉而引起头痛、头晕,甚则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平时可用温热的手掌摩搓颈部的大椎穴20 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可振奋一身阳气,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2、护腰背。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喜温恶寒,腰背部是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部位,一旦受寒易损伤阳气。固护腰肾的重点就是腰部的保暖,日常可晒太阳,按摩腰眼、肾俞等腰部诸穴,起到固肾养阳之功。

3、护足部。俗话说:寒从脚生。脚部离人体的心脏最远,且冬天活动减少,寒气就很容易通过足底侵入。而且足底的穴位可以影射到全身的五脏六腑。足部的保暖除了穿厚鞋子、厚袜子外,还可睡前泡泡脚、按揉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还有促进睡眠的功效。

适量运动,舒筋活血

俗话说: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寒冷会让人感觉关节僵硬,懒得运动,而适度运动有利于血液循环,锻炼筋骨,促进阳气的升腾。

小寒时节,早晨气温寒冷,不宜户外活动。太阳出来后,如果是无风晴天,可以到室外适度活动锻炼。冬季运动不宜做剧烈运动,以身体发热微汗即可,可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和方法,如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等就是不错的选择,可散步、慢跑、做操、跳绳、踢毽子等。专家强调,最佳锻炼时间宜选择在10时-11时和14时-16时,每天运动30分钟至1小时,每周运动2-3次。

吃温热食物,温补阳气

冬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偏于阴气不足的食补以鸭肉、鹅肉为好。做法以炖煮为宜,以保持热量;饮食切忌吃黏硬、生冷的食物。


冬季补肾,宜食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芝麻、黑枣、黑木耳、乌鸡等,可以补充精气,提高免疫力,保持旺盛的精力。

冬季适宜喝热粥,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养肾补血。

三九时节艾灸补阳气,增强免疫力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养三九”,三九天做灸疗好处多。(1)保健强身。冬季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下降,艾灸可以通调身体的气血,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补益强身。(2)温经散寒。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而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从而达到温经散寒,行气导滞散结之功。

若再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药物,持续刺激穴位,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小寒护肾,做3个动作

中医上有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的原则,冬日 养生 要“养肾防寒”。这三个动作,补气固肾。

1、叩齿咽唾。叩齿有很好的养肾效果。我国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尤其是冬天坚持叩齿,有益肾、健肾之功。


牙齿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牙齿松动,与肾气虚衰及气血不足有关。常叩牙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畅通经络,从而增强机体的 健康 。叩齿咽唾的 养生 方法,不独小寒时节,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其功效则贵在持之以恒。

2、常按涌泉。中医保健按摩法中,有正确按摩涌泉穴能够治百病的说法。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能使人精力充沛。

中医认为,肾在人体是一个重要而又包含多种功能的脏器。《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让人肾精充足、精力充沛,而且百病不生。

3、提脚跟,按肾俞。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踮脚尖、提脚跟,双手空握拳贴肾俞,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反复摩擦穴位至腰部微发热。每天做3~5分钟,可以缓解疲劳、暖身强肾。

大腿内侧分布了一组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提脚后跟可以畅通经络、激发中气,达到补肾固本的作用;按摩肾俞也利于肾脏保健,温阳暖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