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悠悠,一代王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纵观历史长河,自秦始皇第一次大一统开始,中国历史至今走过了2240多年,在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少王朝变换、这其中有一个朝代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它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它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 它就是 宋朝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宋州节度使),故国号定为“宋”。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关于谥号、庙号为何物,看这里?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
周世宗柴荣时,因 高平之战 崭露头角,后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

960年,赵匡胤发动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在位16年。在位期间,在 赵普 的辅佐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 李筠、李重进 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 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 割据政权, “杯酒释兵权” 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开创了中国的 文治盛世 ,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宋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急功近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 燕云十六州 ,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被耶律休哥射伤,乘驴车逃走。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因此太宗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宋太宗最初立长子 赵元佐为太子 ,但因赵元佐后来患有精神病,而且因病伤人及在宫内纵火,最后被废。
太宗再立 次子赵元僖 为太子,但赵元僖又早逝。赵元僖死后,太宗才立三子 赵德昌 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剑伤再次复发而驾崩,赵德昌继位为帝, 改名为赵恒 ,是为宋真宗。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 宰相寇准 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向辽进贡白银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岁币”,来换取与辽之间的和平,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 澶[chán]渊之盟 。此后,宋辽均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休养民生,北宋也逐渐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 “咸平之治” 。

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宋真宗是著名谚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作者。

皇佑元年(1049)全国军队总数增至140万,达到北宋养兵的高峰。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十之七八。官员数目也超过真宗时约一倍。

康定、庆历年间, 西夏几次大举进犯 ,宋军都大败,后与西夏订立和议,每年给西夏大量银、绢、茶。对辽也屈辱求和,增纳岁币。农民起义、兵变、少数民族反抗斗争,一年多于一年。
为了解决统治危机,仁宗曾于庆历年间,任用 范仲淹、韩琦、富弼 等人充执政,企图对吏治作一些整顿,史称 庆历新政 ,但很快就取消了。

仁宗懦弱无能,在位虽长达42年,却无所作为。不过在宋仁宗统治时期, 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

赵祯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他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开了“四书”的先河。
宋仁宗时期一些著名人物 包拯、司马光、王安石 等。

仁宗无子,英宗是太宗曾孙,濮 王允 让之子,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

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 狄青 、 杨延昭 等。

神宗20岁即帝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 王安石 的才干,故即位后命 王安石推行变法 ,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9岁时哲宗登基,由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氏任用顽固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 王安石 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恢复旧法,史称“ 元祐更化 ”。

高太后执政后,宋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感到不满。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 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 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广东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如 章惇、曾布 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在位期间,重用 蔡京 、童贯、 高俅 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爆发 方腊、宋江 等领导的民变。

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 信奉道教 ,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 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受折磨而死。

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自创书法体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赵桓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即位以后并没有能力增强宋朝的能力或者减轻金国的本事,只是增加了历史上又一个窝囊皇帝。

在位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耿南仲、 李纲 、种师道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不被宋钦宗采纳,而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被宋钦宗采纳。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人复来,汴京城破,北宋灭亡,进宫以后就实行了“三光政策”。赵佶的藏书、北宋的宝器、和皇宫的二帝与妃子们一齐都被金兵洗劫带回了大金,金国大帝异常兴奋地拉着赵佶和赵桓换上了一套丧服,带着他们来到金国太祖阿骨打灵位前三叩首。从此以后两位皇帝都被金废为庶人、沦为了阶下囚。
不久又把他们派到田地里亲自耕种,在此期间受尽折磨和羞辱,赵佶终于忍受不住,于公元1135年被折磨死在金国。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围汴京,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钦宗命其出使,赵构成功出使,不辱使命。后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有士卒万人。次年,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俘北去,皇室男女老幼尽被虏走,北宋王朝灭亡。构在外组织勤王兵马,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史称 南宋 。

宋高宗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 绍兴、临安 ,建立南宋政权。
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 岳飞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 宋孝宗 ,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 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 》等。

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 赵匡胤 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

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 名将 岳飞 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 秦桧 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 张浚 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突袭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此后双方互有胜负,但金无法越过长江,宋亦未能渡黄河。
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金世宗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乾道”。

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加上高宗较少干政,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乾道,淳熙)的小康局面。宋孝宗时有一批宠臣,如 曾觌、龙大渊、张说 等人,与宦官 梁珂 等“相与盘结”,“士大夫无耻者争附之”,被列入《佞幸传》。

赵惇为 宋孝宗 第三子,为孝宗原配郭氏所生。郭氏出身名门,为宋真宗郭皇后外家的六世孙。

宋孝宗先立长子赵愭为太子,但不久后赵愭病死。第四子早夭,按照顺序,太子位应该轮到次子赵恺。但宋孝宗更偏爱三子赵惇,认为赵惇“英武类己”,而次子赵恺过于宽厚仁慈,其实就是嫌赵恺窝囊软弱,赵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幸运地立为太子。

宋光宗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3岁。宋光宗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光宗听取奸臣谗言,罢免 辛弃疾 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光宗历来就与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大臣 韩侂胄 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赵扩主持完宋孝宗的葬礼,就登基做皇帝,是为 宋宁宗 。

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

宋宁宗继位后,宗室宰相赵汝愚与外戚韩侂胄不和,两者互相争斗。最后韩侂胄使用“宗室不得为宰执”的祖宗家法,让宋宁宗罢免了赵汝愚,并且将其所提倡的理学称为伪学,对理学家造成了打击,造成庆元党禁。这个政策一直维持到1202年,韩侂胄后悔和叶适建言才解除禁制。韩从此成为南宋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地位和权力远高出一般的宰相。

1206年,韩侂胄北伐战败后宋宁宗改变了政策。1207年11月,其皇后杨氏与 史弥远 一起秘密策划利用韩侂胄战败的机会谋杀了韩侂胄,并且将韩侂胄的首级送往金朝谢罪。1208年,在史弥远的操纵下,宋宁宗与金朝达成了嘉定和议,向金朝皇帝称伯,自己称侄,又向金朝进贡金银。

庙号定为理宗,原因就在于他对程朱理学的推崇,他是理学官学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君主,其庙号可谓实至名归。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一直到1233年史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了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执政后期,朝政相继落入 丁大全 、 贾似道 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1234年南宋联蒙古国灭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赵禥的母亲是王府中的一名小妾,因为出身微贱,总受正房夫人的欺负,发现怀孕后立刻被夫人逼服打胎药,谁知胎儿没打下来,还是出生了。因为是皇帝近亲唯一的男孩,得到全府上下人的保护,无奈已中药毒,天生体弱,手足发软,很晚才会走路,七岁才会说话,智力低于正常水平,理宗为他配备了良师,精心教导,仍不能使他开窍,常常把皇帝气得发昏。左丞相吴潜不同意让这个弱智儿为大宋天下的继承人,请求另选宗室子弟,可理宗是史弥远从民间选来的,本来就和宋宗室没多大关系,当然不愿意。贾似道乘机进谗言,将吴潜贬往外地,别人更不敢多言了。

度宗即位时,金朝已经灭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他却将军国大权交给奸臣 贾似道 执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锦绣江山处于 暗无天日 之中。当时朝廷政治十分腐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而赵禥自己却依旧穷途奢侈,荒淫无道,长期沉湎于酒色之中。南宋王朝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只有等着走向灭亡。

忽必烈 夺得蒙古汗位,稳定内部之后,即派兵侵犯大宋四川地区,并沿汉江南下。于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包围襄阳,1269年又围攻樊城。贾似道却隐匿不报,也不派兵增援。以至襄樊被围攻了三年,形势十分危急。后来,度宗知道了,追问贾似道。贾似道仍然隐瞒真相,说:“蒙古兵已经退去,这是谁造的谣?”度宗回答是一个宫女告诉他的,贾似道就将那宫女杀了。如此腐朽的统治,使宋朝处于灭亡的前夜。

赵隰即位后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之手。

1275年,贾似道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不久,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全国人民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不过为时晚矣,宋朝已寿终临寝,灭亡的形势已经不可避免了。同年年中,元军己经占领了江东(今日的江苏省)大半的领土。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隰出城向元军投降。

宋恭帝被俘以后,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到了元世祖 忽必烈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宋恭帝18岁对西藏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忽必烈的支持下赴西藏萨迦寺出家,于是当年的小皇帝宋恭帝成了高僧,法号和尊(lha-btsun),学会了藏文后,翻译了《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不少佛教经文,为佛教界做出了许多贡献。

后来,也就是 元英宗 至治三年(1323年),赵隰知晓自己从前身份,便写道: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他对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赵对当年元朝政府无理进攻南宋的谴责,因而触犯了 文字狱 。后来被元朝皇帝发现,大怒,遂下令赐死赵隰,死时享年53岁。

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时,5岁的宋恭帝和谢太皇太后相继被俘。赵昰和母亲杨淑妃和弟弟 赵昺 由国舅杨亮节等护卫,出逃福建,定行都於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时年只有7岁。虽然朝臣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力图恢复宋朝,但在元军的紧紧追击下,端宗只能由大将张世杰护卫登船入海,东逃西避,疲於奔命。他曾逃到南澳岛上,在岛上海滩上开挖的宋井至今仍存,之後又逃到香港的九龙城一带,现存的宋王台和侯王庙都是为纪念宋端宗而建。

景炎三年(1278年)3月,端宗为躲避元将刘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广州对开海面,「龙舟」倾覆,端宗遇溺被左右救起,因此染病。因元军追兵逼近,又不得不浮海逃往碙洲(今香港大屿山)。不到10岁的小皇帝屡受颠簸,又惊病交加,於几个月后去世,葬於永福陵。

1276年2月,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 宋恭帝 及其母全太后。他与其兄赵昰在 文天祥 、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南逃,蒙古军队统帅伯颜一心想把南宋皇室斩草除根,便遣张弘范、李恒等人追击。当时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官职,判泉州。1276年夏,赵昰即位称帝,是为 宋端宗 ,继续和赵昺南逃,在元军的不断追击下,1278年,端宗因落水而染疾去世,赵昺登基做了皇帝,改元祥兴。他在位时,以厓山(今广东新会崖门)为据点,拜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宰相,并起用张世杰抗元,陆秀夫整顿内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南宋最终还是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