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 | 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文/于格

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一起案件——3月13日,凌晨三点钟,一名年轻女孩基蒂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名歹徒的袭击。

袭击持续了长达半个小时,当时至少有38个居民听到基蒂的呼救声,甚至还有人走到窗边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对基蒂伸出援手,甚至也没有人及时拨打911报案。最后,基蒂身中十多刀,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案件发生后,媒体开始大篇幅报道并大声斥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城市的人越来越淡漠和冷血。

关注这次案件的人中,有两位心理学家,约翰·达莱和布比·拉塔内。他们二人在震惊之后,开始着手探究这个案件背后的心理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致了38位居民的旁观与漠视,间接造成了基蒂的死亡?

达莱和拉塔内设计了一个实验,邀请59位大学生参与了这次实验。

接下来,你可以设想一下,你是参与者之一,来到了这个实验室,一个温和礼貌的工作人员告诉你,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召集大家讨论“个人在适应大学生活中的问题”,因为话题带有一定私密性,每个人都被带到一个单间,通过话筒和耳机与别人进行交流,外界无法得知你们的交流情况。

实验有三种不同的设置——第一,你和另一个人单独聊天;第二,你和两个人一起聊天;第三,你和三个人一起聊天(当然,所有的参与者都待在自己的单间里)。

前面的交流很顺畅,正当你兴致勃勃和对方谈论大学生活点滴的时候,你突然听到耳机传来的声音开始断断续续,另一端的人说他“有些不舒服”,还发出了几声痛苦的呻吟。

你想起之前的闲聊中,别人偶然谈起,这个人患有严重的癫痫症,一旦发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的话,就会有生命危险。

假如,此时此刻,你和他是单线交流,没有其他人能看到、听到他,你会不会第一时间冲出房间救他?

我想,你大概会。

假如,此时此刻,除了你之外,还有别人也听到了他的声音和突发状况,你会不会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冲出房间救他?

我想,你大概……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实验的结果很发人深省。

在这种突发情况之下,如果你是唯一的目击者,你有85%的可能是立即采取行动,做出反应的时间只需要52秒;

如果两个人同时在场,你帮助对方的可能性降低到62%,做出反应的时间延长到了93秒;

如果共有三个目击者,你帮助对方的可能性只有31%,做出反应的时间延长到了100秒。

约翰·达莱和布比·拉塔内的研究证实了,基蒂的死亡,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淡漠”和“冷血”。

接下来,结合这个实验和背后的故事,我们来谈一谈心理学研究的目的,简单的讲,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一)描述——是什么?

结合心理实验的结果,约翰·达莱和布比·拉塔内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紧急情况的目击者越多,愿意提供帮助的人越少,而且考虑是否提供帮助的时间也越长。

这就是有名的“ 旁观者效应 ”,旁观的人越多,我们对他人施以援手的可能性却越低。这是对一种心理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基蒂案件的一种解读。

(二)解释——为什么?

为什么很多人在场,但无人出手相救?如果你是当事人之一,你会如何回答?可能你会支支吾吾地说,我以为,即便我不帮忙,也会有别人帮忙的。

随着人数的增多,提供帮助的机会不再是责无旁贷地落在你头上,而是平均地分配在多个目击者身上,这种“责任分散”,是“旁观者效应”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基蒂案件中,有一对夫妻以为早已有人报了警,于是搬着两把椅子坐在窗前关注暴力事件的进展,却没有亲自拨出一个911。

(三)预测——将来怎么样?

了解心理现象的存在和原因,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预测未来了(当然,这里是出于概率学的预测,并非“大师”的掐指一算)。

假设,你走在繁忙的街道上,到处是行色匆忙、素不相识的人儿,你突然感到一阵窒息,朝着天空大喊了一声“救命”,然后就四仰八叉躺在了马路牙子上。

你猜,会不会有神仙姐姐、海螺姑娘出现,二话不说就把你送到了医院?

小伙子,醒醒啦,根据“旁观者效应”,这种情况之下,你得到及时帮助的可能性较低。

(四)控制——怎么办?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某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和原因,也能预测发展趋势,还能否再进一步,根据预期的结果,控制或改变外部的世界?这就是心理学的第四个目的了。

假如你真的掉入了“旁观者效应”的情境中,这个问题并非无解。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早已给出了破解之道——

你可以从人群中挑出一个人,盯着他,指着他,清晰具体而直接地对他说:“你,穿蓝夹克的先生,我需要帮助,请帮我拨打一个120。”

在这样的行动和表述之后,你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会提升许多。

此外,除了上述四个目的,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心理学研究的第五个目标—— 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

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吧。

我们想要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并不是出于谋生的迫切需求,也不是想成为所谓的专家学者,而是希望能够借助心理学的启发,对自我有更多的觉醒和感悟,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自我、成长、爱情、友情和家庭,并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格尔德·米策尔. 心理学入门(修订版)[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2] 罗伯特·西奥迪尼. 影响力[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第十六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相似回答